沉默是金: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原典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道德經·第五十六章》
譯釋
真正的智者從來不夸夸其談,那些高談闊論的通常并非智者。
在老子看來,真正有智慧的人,通常是深藏不露、不露鋒芒,低調自守、寬容忍讓的人。他們不會高談闊論,不會逢人炫耀,相反,他們潛居抱道,明珠暗藏,審時度勢,伺機而動。這樣的人才值得人們稱贊。
解讀
智慧的人常常惜語如金
相聲演員趙振鐸和趙志忠曾經說過一段傳統相聲《八扇屏》,里面趙振鐸擠兌趙志忠的一段話令人印象非常深刻,趙振鐸老師說道:“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人不言自能,水不言自流,金磚何厚,玉瓦何薄,自大一點念個臭字,難道你不懂嗎?”一句話把趙志忠老師說的是啞口無言。
趙振鐸老師說這段話的背景是什么呢?是趙志忠老師吹噓自己的能耐,趙振鐸老師看不過去,所以想要教訓他一下。當然兩位老師的對話只是相聲中的表現需要,然而卻也為我們說明了一點:為人不可過于吹噓,否則肯定會引來別人反感。況且,越是富有智慧的人往往越不會自我吹噓,高談闊論,相反,他們懂得“沉默是金”的道理,內心愈是豐盈,嘴上愈是寡言。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是老子的一句名言,是一種語言的智慧,更是通過言語對于人本質的判言。在這里,我們可以理解為: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知(智)者不言,言者不知(智)。古語“知”可當“智”用,老子用“言”與“不言”給我們提供了如何分辨一個智慧的人。
三國名士嵇康的老師名叫孫登。此人是一位高人,平日沉默寡言,卻極富智慧。
嵇康跟他求學三年,除了授課,他很少說話。嵇康經常問孫登對自己的看法,但孫登卻沉默不語,始終不作答。
嵇康三年求學期屆滿時,他與老師告別,又對孫登說:“感謝先生多年教誨,如今我要走了,先生有什么話要吩咐嗎?”
孫登看了他一眼,半天才說:“你知道火嗎?光是火與生帶來的。火如果不懂得利用光亮,就等同于沒有光亮。如同才華,是人與生俱來的。如果不懂得挖掘和運用自己的才華,就等同于沒有才華。當然,火發出光也需要一定的條件,比如,若要有光,就要有木柴燃起火,以保持火的光亮。同理,若想運用才華,就要遵從客觀規律,了解外在的世界,如此才能成就自己。”
嵇康聽了,重重地點點頭,心想:平時看老師沉默寡言的,表情又木訥,原來有這么多高論啊!真是不言則罷,一言驚人。
有智慧的人,不見得夸夸其談,口若懸河,相反,大智若愚。有真聰明者,往往少言語,這與老子的“大美不言”是同樣的道理。因為少言語,所以能保持沉靜,沉靜中往往能生出定力智慧。另外,真正的智慧,往往如玄妙的道,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不到時機,也是不宜輕易顯露的,所謂“天機不可泄”也。
生活中,那些喜歡高談闊論的人大多是無知的,這些人往往更有浮夸的本性,這類人容易把事情夸大了,添油加醋,把難的事說得很容易,其實他們并沒有實在的本事,只是喜歡用夸夸其談來偽裝和展現自己的才華罷了。相反,真正有實力的人往往是無言的,他們深諳“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道理,不會如此肆意的夸夸其談。
王超是名推銷員,初出茅廬時,他的工作是向人推銷各種窗戶,但那時他還沒有一點兒推銷經驗,就連向自己的祖母推銷假牙都不會。而他的競爭對手則個個經驗老到、巧舌如簧,甚至能說動愛斯基摩人買他們的雪。
上班的第一天,老板就交給王超一項重任,讓他到富人區向一位對他們產品很感興趣的客戶推銷一種雙層玻璃窗。
王超非常緊張,當站在客戶門前時,他的手腳都在打戰。終于,他還是叩響了門。一位上了年紀的婦女打開了門,聽他結結巴巴地做完自我介紹后,將他請進了屋。
王超總共在那里待了3小時,在喝掉了十幾杯茶后,他終于讓那位女士在合同上簽了字,買下了價值1.1萬元的窗戶。
而在此之前,那為女士已經打發走了6位窗戶推銷員,且他們的開價都比王超的低。這位最沒有經驗的推銷員成功賣出了標價最高的產品。原因其實很簡單,那位女士說:“我喜歡這個小伙子。”
在那3個小時里,王超憑著他的謙虛、禮貌、真誠贏得了女士的信任,并最終做成了這筆生意。他靠的不是夸夸其談的口才,而是“人格”與“印象”,他給客戶留下的良好印象正是王超成功的秘訣。
《荀子·不茍》中說:“公生明,偏生暗,端愨生通,詐偽生塞,誠信生神,夸誕生惑,此六生者,君子慎之,而禹桀所以分也。”這句話的意思是:公正就耳聰目明,偏私就昏暗愚昧;相互態度端正,則人們就容易溝通,相互欺瞞詐騙,人們的關系就容易阻塞;謹言慎行,人們就容易相信你,而一味夸夸其談,大家就會疑惑你。
所以,在生活中,我們不必為了彰顯自己的才華而口若懸河,真正有智慧的人從來不會逞口舌之利,相反,他們懂得含蓄的力量,懂得“沉默是金”。正如張國榮在《沉默是金》里唱的那樣:“是錯永不對真永是真,任你怎說安守我本分,始終相信沉默是金,是非有公理慎言莫冒犯別人,遇上冷風雨休太認真,自信滿心里休理會諷刺與質問,笑罵由人灑脫地做人。”
道德經鑒賞哲思
所謂大美不言,大音希聲。真正的辯才,不是滔滔不絕、夸夸其談者,而是大智若愚者、樸實無華者。真正的智慧,在于無聲的內涵和修養。
上一篇:《道德經·最高的駕馭術不是威儀赫赫,而是謙下》原文與翻譯
下一篇:《道德經·滿足下屬的物質和精神需求》原文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