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壇掌故·七步成詩
《世說新語·文學》:“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慚色。”用煮豆燃萁,比喻兄弟相逼、骨肉相殘。后人又以“七步成詩”譽人文思敏捷,稱“七步才”。《北齊書·魏收傳》:“詔試收為《封禪書》,收下筆便就,不立稿草,文將千言,所改無幾。時黃門郎賈思同侍立,深奇之,白帝曰:‘雖七步之才,無以過此。’”唐李嶠《詩》:“天子三章傳,陳王七步才。”宋李洪《偶成律句十四韻》:“七步才空敏,千言敵必勁。”元武漢臣《玉壺春》第三折:“你雖有萬貫財,爭如俺七步才。”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壇掌故·一鱗一爪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風流派·三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