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則通,掙脫主觀臆斷的枷鎖
原典
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
——《道德經·第五十二章》
譯釋
如果打開欲念的孔穴,就會增添紛雜的事件,終身都不可救治。
在事情發生的時候,只靠自己的感覺、記憶、印象以及價值觀去行動,不能采取平等客觀的態度去行動,生活就會遭到挫折,也沒有辦法真正解決問題。
那些已經形成的思維和觀念,支配著我們的行為。它會讓我們的頭腦懶惰起來,不愿意跳出自己原有的思維模式,這樣的思考方式一般很難解決問題,這個時候要想把事情解決掉,主要看自己能不能掙脫思想的枷鎖,就事論事地解決問題。
解讀
掙脫思想枷鎖,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
一只青蛙,頭部和身子都已經被水鳥吞進了嘴里,這個時候的青蛙還沒有死。它想,如果不想死,就要努力逃出去。在一般情況下,很多青蛙都認為自己必死無疑,從而放棄了生的機會,而這只青蛙沒有,它用自己在外面的腿掙扎,一用力將自己的前爪從水鳥的嘴里掙脫出來了,掙脫出來之后它就死死地抓住水鳥的脖子,然后全身而出,最后跳進了水里。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千萬不要讓那些慣性思維左右了自己,如果按照慣性思維這只青蛙會放棄掙扎,而它沒有,多掙扎一會,就重新獲得了新生。
在生活中很多已經形成的思想和觀念支配著我們。讓我們的頭腦漸漸懶惰起來,不愿意換種方式想問題。老子說:“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憑借著自己的感覺是很難把問題解決掉的,如果換個方式,掙脫自己思想的枷鎖,能更快地把事情解決掉。
從前有一個技藝很強的理發師,他在給宰相理發的時候,一不小心把宰相的眉毛給刮掉了。這個時候他感到大事不好了,但他沒有立馬跪下來認錯,而是換了一種方式來對待這個問題。他放下刮刀,直勾勾地看著宰相的肚皮,仿佛要把宰相肚皮看穿似得。宰相這個時候感到莫名其妙,肚皮誰都有,他到底在看什么?
宰相這個時候說:“你不修面,盯著我的肚皮看什么?”
理發師說:“人家都說宰相肚子里能撐船,我看大人您的肚皮不大,怎么能撐起船呢?”
宰相聽了大笑起來,對他說:“那是說宰相的氣度大,小事情都能容忍,從來不計較。”
理發師聽了就“撲通”一聲跪在地上,聲淚俱下地說:“小的該死,剛才在修眉的時候,不小心刮掉了相爺的眉毛。相爺肚子里能撐船,請恕罪啊。”
宰相一聽,自己的眉毛被刮掉了,覺得自己沒有辦法見人了,不禁想發怒,正要發作,但冷靜一想,自己剛才還說宰相肚子里能撐船,怎么能為了一點小事,治他罪呢?
于是宰相就對他說:“沒有關系,拿筆來,畫上就可以了。”
把宰相的眉毛刮掉的確是不小的事情,理發師也知道自己闖禍了,但他能理智面對事情,打破原有的思維方式,將災禍化解了。
很多成功人士經常說:“命運掌控在自己手中。”那么什么是掌握命運?那就是掌握你的思維!思想改變命運,如果想改變自己的思想,那么首先要改變的就是自己的思維方式。在生活中,思維支配著一個人的行為。兩個有不一樣思維的人去做同一件事情,那么結果的差異是很大的,這也是遭遇了同一件事情卻有不一樣的命運的原因。
一個鐵塊的用途是什么?第一個人是一個技術并不是很好的鐵匠,他也沒有提高自己的想法。那么在他的眼中這個鐵塊的用途就是把它制成馬掌。他覺得這塊鐵的價值本來是一塊錢,不需要用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加工它。
這個時候第二個人過來了,他是一個磨刀匠,因為受到過一些比較好的訓練,自己也有雄心和眼光,他對鐵匠說:“這就是你在這塊鐵里看到的價值嗎?給我一塊錢,我來告訴你,頭腦和技術可以把它變成什么。”他對這塊鐵研究了一下,用自己的技術和工具對這塊鐵進行煉制,當他完成所有工序的時候奇跡就出現了,他把一塊鐵制成了2000元的刀片。鐵匠這個時候感到很驚訝,覺得自己只能做出來10元的馬掌,經過磨刀匠的加工之后這塊鐵的價值被大大地提高了。
之后又來了一個工匠,這個工匠看了磨刀匠磨出來的刀之后說:“可能憑著你的技術這已經是做出來的最好的產品了,但你應該知道,這塊鐵還有更高的價值,你把它一半的價值都沒有挖掘出來,它還有更好的用途。我對鐵有很深的研究,我很清楚鐵里面含有什么,知道它能做出來什么。”和前面兩個人相比起來,這個匠人眼光獨特,技術更好,他有更高的理想和意志力。他用顯微鏡般精確的雙眼把生鐵變成了繡花針。這個工匠又將鐵的價值翻了好幾倍。
你以為故事就這樣結束了,但還沒有,還有技術更高的工匠,之后將這塊鐵制成了鐘表的發條。
一個人思想的高度決定他的價值,這就像鐵塊一樣,有把鐵打成什么樣的想法,就值多少。同樣是一塊鐵,幾個人各有各的想法,就讓鐵變得價值不一樣,同樣的都是人,人的價值就在于頭腦中所想的東西。
社會在高速發展,人的思想也會發生變化,我們不能一直用前人的眼光看待現在的事情,前人的經驗是很可貴,但只是我們拿來參考的。我們應該沖破這些固有的思維模式,去思考一些新的想法,思想的高度,決定你人生的高度,只有沖破原有思維模式才能讓自己走上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
在生活中接受別人意見的時候,要敢于提出創新的思路,不要怕提出問題,不要被權威人士嚇倒。我們經常認為,這件事情別人都是那么做的,自己那么做就好了;那件事情做很多次了,都是失敗的,所以是不可能的。以至于自己在沿著別人的路子走,永遠沒有出頭之日,如果愛迪生因為實驗失敗就停下來實驗,那我們就不會有電燈泡使用。因此,我們要學會用另一種思路來想問題,不要讓固有的思想左右了自己,要想有成功的人生,就要先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
道德經鑒賞哲思
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要立即就認為事情很難解決。不要被別人的思想左右,要敢于挑戰自己,敢于創新,這樣才會有和別人不一樣的人生。
上一篇:《道德經·去除淺薄浮華,而取敦厚樸質》原文與翻譯
下一篇:《道德經·善始善終,事情可成》原文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