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春來、慘綠愁紅,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鶯穿柳帶,猶壓香衾臥。暖酥消、膩云亸,終日厭厭倦梳裹。無那。恨薄情一去,音書無個。
早知恁么,悔當初、不把雕鞍鎖。向雞窗,只與蠻箋象管,拘束教吟課。鎮相隨、莫拋躲,針線閑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陰虛過。
【注釋】
是事可可:對任何事情都不經心不在意,沒有興趣,任其自便。衾:被子。暖酥:喻指美女的肌膚。酥,油脂。消:即消瘦。膩云亸:膩云喻指美女烏黑油亮的秀發。亸(duo),散亂下垂的樣子。無那:無可奈何。雞窗:書窗,代指書房。據《幽明錄》記載,“晉兗州刺史沛國宋處宗嘗買得一長鳴雞,愛養甚至,恒籠著窗間。雞遂作人語,與處宗談論極有言智,終日不輟。處宗因此言巧大進。”后遂用“雞窗”代稱“書房”。蠻箋象管:讀書寫字用的紙和筆。古代蜀地產彩色箋紙,因蜀地處偏僻,被蔑稱“蠻箋”。象管,即象牙做的筆管,此代稱筆。鎮:終日,整天。
【鑒賞】
這是一首“閨怨”詞,是柳永“俚詞”的代表作。
全詞塑造一個有自己的生活理想,敢于追求自由生活的年青女子的形象。起句以春天美景來反襯少婦的寂寞、愁苦,總寫百無聊賴的心境。春光明媚,桃紅柳綠的美好景致,對于思婦來說,只不過是慘愁的映照,這種移情入景的寫法,加深了情的表達,情更真更深了。“日上花梢”、“鶯穿柳帶”的風和日麗中,而她卻“猶壓香衾臥”,極寫她心灰意冷之狀。接下去細寫她的愁容:往日里豐潤酥嫩的姿容消失了,濃密如云的頭發蓬亂了,“終日厭厭倦梳裹”,這一切皆因“恨薄情一去,音書無個”。如閘口的積水一下子噴涌而出了,這是一切煩惱所在,也是全篇的關脈。
下闋直筆寫出思婦因怨恨而生的后悔心理,“悔”字看似放得輕,含意卻深重。“針線閑拈伴伊坐”,這三句細膩逼真地描繪出思婦的美好愿望,表現了她對夫妻終日相隨陪伴的溫馨生活的渴求。收尾兩句,詞人用通俗的語言,暢快淋漓,直率地坦露她對愛情的熱烈追求。
事密情真,通俗直白,是本詞的一個顯著特色。全詞上下一氣呵成,感情真摯、熾烈,人物形象鮮明。尤其是一些俚詞俗語的大膽采用,使本詞的“市井”特色更加鮮明。
上一篇:歐陽修《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宋詞賞析
下一篇:蘇軾《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宋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