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達(dá)祖
詠春雨
做冷欺花,將煙困柳,千里偷催春暮。盡日冥迷,愁里欲飛還住。驚粉重、蝶宿西園,喜泥潤、燕歸南浦。最妨他、佳約風(fēng)流,鈿車不到杜陵路。
沉沉江上望極,還被春潮晚急,難尋官渡。隱約遙峰,和淚謝娘眉嫵。臨斷岸、新綠生時,是落紅、帶愁流處。記當(dāng)日、門掩梨花,剪燈深夜語。
【注釋】
做冷:制造寒冷。冥迷:陰暗迷茫。西園:泛指園林。南浦:泛指水濱。鈿車:古代婦女乘坐的華麗車輛。杜陵:漢宣帝陵墓,位于今西安市東南,是唐代郊游勝地之一。這里泛指游樂處。官渡:官方設(shè)置的渡口。謝娘:唐代名妓謝秋娘,這里泛指歌伎。眉嫵:雙眉嬌媚可愛。落紅:落花。
【鑒賞】
史達(dá)祖詞長于詠物,這首《詠春雨》向來被推為詠物的上乘,是梅溪詞代表作之一。此詞妙在雖是詠春雨,卻通篇不著一“雨”字,而字里行間又無處不透出細(xì)雨濛濛的氣息。作者以極為細(xì)膩的筆觸,將物與人在春雨中的感受形象地曲折地傳遞出來,思鄉(xiāng)、思親之情溢于言表。
上闋以擬人化的手法,將春雨寫活。本來是暖和晴朗的天氣,但一場春雨卻像是有意在醞釀寒意以欺凌百花;細(xì)雨絲絲,又像是在紡煙織霧困繞楊柳,故有詞中“做冷欺花,將煙困柳”之說。僅此八字,就將春雨寫活。緊接著以一句“千里偷催春暮”,攝住春雨之魂。著一“偷”字,將大好時光在這無邊無際的連綿春雨中消失的自然景象形象地傳達(dá)了出來。“盡日”二句,動態(tài)地傳達(dá)出了春雨又密又小,迷離欲飛的情態(tài),形象性很強(qiáng)。下面,作者以旁觀者的目光,細(xì)心刻寫了大自然中種種物象在春雨中令人心生憐念的動人情態(tài):美麗的蝴蝶因?yàn)榕卤挥炅軡窳朔鄢幔坏美?ldquo;西園”;南來的春燕卻趁這春雨濕潤了泥土,在忙碌地銜泥筑巢;而這連綿的春雨對“風(fēng)流”才子佳人來說,卻最是惱人。雨中泥濘不堪的小路,妨礙了他們乘坐“鈿車”到“杜陵”郊外游玩,“佳約”不得不取消。詞人取身邊之景,以工麗之筆,寫雨中之態(tài),文字優(yōu)美,細(xì)膩生動。
下闋由近及遠(yuǎn),起句仍然緊扣春雨,繼續(xù)賦寫春景、春情。“春潮晚急”,渡船卻難以找到了,可嘆。從中引出春雨中歸家無望、倍加思親的情懷,為以下行文作鋪墊。由于思念親人,故而雨中“隱約遙峰”,在詞人眼中也成了思念之人嬌媚的眉峰。“新綠生”、“落紅流”,景中已暗含世間從來是“落花有意而流水無情”的哀怨;而這種自然界的新陳代謝卻也蘊(yùn)含著時光推移,世間一切美好的東西都難以永存的深刻哲理。詞人由景及人,融思鄉(xiāng)、思親之情與人生思考于一體,使詞的意境得到了升華。并由此而帶出下文,以西窗聽雨懷人作結(jié)。
全詞景中傳情,摹寫入神,句句清新雋永。同時,作者也并不是單純描畫景物,在寫春雨中加入了對社會、對人生的思考,從而使詞收到了“詩一樣的哲理”的藝術(shù)效果。
上一篇:史達(dá)祖《秋霽·江水蒼蒼》宋詞賞析
下一篇:潘牥《南鄉(xiāng)子·題南劍州妓館》宋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