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語《下不來臺》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歇后語:下不來臺
拼音:xià bù lái tái
比喻處境尷尬,不知如何處理。例如
姓馮的太不夠朋友了,他純粹是擠兌咱們來了。給我來個下不來臺倒沒啥,不該對你也說些不三不四的屁話。(《張作霖演義》12回)
或作[下不了臺]。例如
橋隆飆是不容易收回成命的。這可怎么辦哪?站在遠處的越穎同志看我實在下不了臺了,只得走過來,向他說了一陣道理。 (《橋隆飆》245頁)
歇后語《下不來臺》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歇后語:下不來臺
拼音:xià bù lái tái
比喻處境尷尬,不知如何處理。例如
姓馮的太不夠朋友了,他純粹是擠兌咱們來了。給我來個下不來臺倒沒啥,不該對你也說些不三不四的屁話。(《張作霖演義》12回)
或作[下不了臺]。例如
橋隆飆是不容易收回成命的。這可怎么辦哪?站在遠處的越穎同志看我實在下不了臺了,只得走過來,向他說了一陣道理。 (《橋隆飆》245頁)
上一篇:歇后語《上吊搽胭脂,死要臉》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下一篇:歇后語《不讀哪家書,不識哪家字》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