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謂能拔饑民苦,刻石收之德政譜》出自哪里,《自謂能拔饑民苦,刻石收之德政譜》什么意思,《自謂能拔饑民苦,刻石收之德政譜》原文出處,《自謂能拔饑民苦,刻石收之德政譜》賞析。
【出處】 清·方授 《賑饑謠》
【鑒賞】 滿清政府的黑暗統治下,對百姓橫征暴斂,民不聊生,連年的天災,蟲害,百姓啼饑號寒,哀鴻遍野,滿目凄涼。官府叫寺廟里煮一些薄粥,讓饑餓的百姓聊以保命,饑民們扶老攜幼排隊去領一口粥。詩人悲痛地看到這一凄慘場面,想畫一幅饑民圖,然而又想,畫此圖來做什么呢? 百姓雖然饑餓,向誰去投訴呢?那些吃飽了飯的統治者、富人們,他們是不知道的,你看那些當官的,他們吃飽了珍饈美味,夜夜都在舉行盛大的歌舞,陶醉在醇酒美人間,盡情享樂。他們的錢財,是搜刮百姓的膏血而來,供自己盡情享受,而救濟饑民的糧食卻要寺廟里出,官府一分一厘也不愿拿出來。最后兩句是全詩的精華,官府打著救饑民的旗號,實則分文不出,最后還要為自己樹碑立傳,歌功頌德。中國歷來的統治者都是這副德性,大勢搜刮民脂民膏,供自己荒淫無恥的享樂,不管老百姓死活,修橋補路的公益事,全在小百姓頭上攤派,如果小百姓拿不出來,官府就派其爪牙,如狼似虎地強搶,牽其賴以為生的牲畜或拆其房屋,小百姓賣兒賣女,在死亡線上掙扎,反過來,官腐還厚顏無恥地為自己樹碑立傳,頌揚德政。
【原詩】 官令寺院各煮粥,聊充三日饑民腹。扶親抱子或攜妻,我悲欲繪圖一幅。繪此圖,欲何為? 民雖饑,當告誰? 于今不饑之人總不知。君不見黃堂夜夜羅歌舞,賬饑粥米民間取。自謂能拔饑民苦,刻石收之德政譜。
上一篇:《老子猶堪絕大漠,諸君何至泣新亭》什么意思|全詩|出處|賞析
下一篇:《蒼茫去鄉國,無事不傷情》什么意思|全詩|出處|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