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語出唐·孟浩然《春曉》。詩曰:“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曉:天亮。這兩句詩寫春天里人們的感受和鳥雀們的歡躍,意思是:春天里人們睡得最香,天亮了也不覺得,而到處都可以聽到鳥雀歡躍的叫聲。后人常引用這兩句詩來描述春天里早晨的情景,也有借“春眠不覺曉”來描寫人的懶散的。
例如
①兩只黃鸝對著望,似乎正在和唱著,使人不禁想起了一句詩:“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摘自勞更生《絨制花鳥——一件栩栩如生的工藝品》)
②睡眠正是大腦神經(jīng)處于抑制狀態(tài)的一種表現(xiàn),于是,就會(huì)出現(xiàn)越睡越想睡的“春困”現(xiàn)象。古詩說“春眠不覺曉”是有一定道理的。(摘自阿良《春眠不覺曉》)
③溫順的肖園對這個(gè)“春眠不覺曉”的“大鳥”沒有辦法,只好每日牽著他的手把他送上電車,而他卻能前門上去、后門下來,等肖園中午回家一看,他竟在床上四肢伸展地神睡呢。(摘自純民《混凝土》)
④小的時(shí)候,誰沒有跟著李白看過“床前明月光”?雖然不懂得什么叫思鄉(xiāng),但孩子的眼睛卻像月光一樣清清亮亮。誰沒有跟著孟浩然背過“春眠不覺曉”?背詩的聲音起起落落,一如初春的紛紛啼鳥。(摘自于丹《喚醒心中的詩意》)
⑤從耳熟能詳?shù)?ldquo;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到朗朗上口的“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都將一番“探春”、“惜春”之情傾諸紙上,當(dāng)我們踏青郊外,游興正濃,腦海里忽泛起這一句句五言古詩,那種心情,想必會(huì)更加怡然自得、樂而忘返吧!(摘自陳志芳《“踏”春》)
上一篇:蘇麟《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詩句鑒賞
下一篇:李商隱《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詩句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