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先唱后,陰嶺未消時。草訝霜凝重,松疑鶴散遲》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
《陽春先唱后,陰嶺未消時。草訝霜凝重,松疑鶴散遲》是關于描寫《繪景狀物·季節時辰·春夏》類的詩句。
詩句寫陽春三月已到,但山嶺的背陰 一面的積雪還沒有融化。山上的小草驚訝寒霜竟如此厚實,青松也懷疑今年的松鶴是否歸去得晚。詩人用擬人手法,巧妙地借用“草”、“松”的疑慮,道出自己對春天姍姍來遲的感嘆。
白居易《和劉郎中望終南山秋雪》 《全唐詩》第5057頁。
《陽春先唱后,陰嶺未消時。草訝霜凝重,松疑鶴散遲》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
《陽春先唱后,陰嶺未消時。草訝霜凝重,松疑鶴散遲》是關于描寫《繪景狀物·季節時辰·春夏》類的詩句。
詩句寫陽春三月已到,但山嶺的背陰 一面的積雪還沒有融化。山上的小草驚訝寒霜竟如此厚實,青松也懷疑今年的松鶴是否歸去得晚。詩人用擬人手法,巧妙地借用“草”、“松”的疑慮,道出自己對春天姍姍來遲的感嘆。
白居易《和劉郎中望終南山秋雪》 《全唐詩》第5057頁。
上一篇:《陽和二月芳菲遍,暖景溶溶.戲蝶游蜂,深入千花粉艷中》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
下一篇:《陽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