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注釋】
選自《論語·為政》第二十二章。
信:誠信。
不知其可:不知道怎么可以這樣。
【賞析】
孔子認為為政的人,應該講誠信。他說: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意思是:一個人不講信用,不知他怎么能辦事!
孔子認為,誠信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根本。“信”作為一個倫理范疇,在春秋時期已經(jīng)出現(xiàn)。社會各階層之間,以及統(tǒng)治階層內部,常以此平衡、處理上下左右的關系。一般“忠、信”并提,特別是下級,要對君主講忠心、講誠信,否則就犯了欺君之罪。
孔子講,“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強調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必須“謹而信”(《學而》)。這里,孔子談的“信”,已拓展為人與人之間必須講的“信譽”,不只是對上而言。這在當時是一種創(chuàng)新思想,拓展了“信”的內涵和外延。孔子的弟子們,遵從師教,紛紛發(fā)表自己對“信”的理解。子夏說:“與朋友交,言而有信。”有子說:“信近于義,言可復也。”曾子更是把“信”作為每日“三省”的內容之一,說:“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可以看出,在儒家學說中,“信”與“孝、悌”一樣,也是實踐最高道德原則“仁”的一個重要的基本道德規(guī)范。
上一篇:《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