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所同者謂禮,我所獨者謂己。學(xué)者多執(zhí)一己定見,而不能大同于俗,是以入于非禮也。非禮之禮,大人勿為;真己無己,有己即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明·李贄 《焚書 · 四勿說》,兼采眾長類名言句子
與眾人的看法相同叫做知禮, 自己有獨特的看法叫做自己的意見。學(xué)者大都固執(zhí)己見,而不能贊成眾人的意見,這是非禮。非禮的事,有道德的人是不會做的。真正為自己的是不講究自己的,有時想到了自己也能夠克制住它。
《人所同者謂禮,我所獨者謂己。學(xué)者多執(zhí)一己定見,而不能大同于俗,是以入于非禮也。非禮之禮,大人勿為;真己無己,有己即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明·李贄 《焚書 · 四勿說》,兼采眾長類名言句子
與眾人的看法相同叫做知禮, 自己有獨特的看法叫做自己的意見。學(xué)者大都固執(zhí)己見,而不能贊成眾人的意見,這是非禮。非禮的事,有道德的人是不會做的。真正為自己的是不講究自己的,有時想到了自己也能夠克制住它。
上一篇:《凡飲食只要養(yǎng)我身,食了要消化,若徒蓄積在肚里,便成痞了,如何長得肌膚?后世學(xué)者,博學(xué)多識,留滯胸中,皆傷食之病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常看得自家未必是,他人未必非,便有長進(jìn);再看得他人皆有可取,吾身只是過多,更有長進(jìn).》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