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向·國有三不祥》注釋,意譯與解說
齊景公出獵,上山見虎,下澤①見蛇。歸召晏子而問之,曰:“今日寡人②出獵,上山則見虎,下澤則見蛇,殆③所謂之不祥④也?!标套釉唬骸皣腥幌?,是不與焉⑤。夫有賢而不知, 一不祥; 知而不用, 二不祥; 用而不任⑥,三不祥也。所謂不祥乃若此者也。今上山見虎, 虎之室也;下澤見蛇,蛇之穴也。如⑦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見之,曷⑧為不祥也?”
——《說苑·君道》
【注釋】
①澤:聚水的洼地。②寡人:古代王侯對下級說話時的謙稱。③殆:大概,恐怕。④不祥:不吉利。⑤是:這。不與:不在其中。⑥任: 信任。⑦如: 往, 到。⑧曷: 何。
【意譯】
齊景公出外打獵,登上高山遇見猛虎,下到沼澤又遇見毒蛇?;貋砗筮B忙召見晏子,想知道其中的原因,他問晏子:“今天我出去打獵,真倒霉,在山上撞見猛虎,在沼澤里碰見毒蛇,大概要發生什么不吉利的事了?!标套咏忉尩溃骸耙f不吉利事,國家有三種,但您說的這種情況不在其中。有賢人卻沒有發現,這是第一種;發現了賢人但不被任用,這是第二種;使用賢人但不相信他們,這是第三種。平時所說的不吉利就是講的這三種情形啊。今天您登山見虎,因為山是猛虎藏身之地;下澤見蛇,那是因為沼澤是毒蛇的洞穴。到猛虎毒蛇的洞穴去看見它們,這是很自然的事,有什么不吉利可言呢?”
【解說】
晏子在齊國享有威望,他不僅能辭賞以正君,而且能見機以進言。這則寓言反映了晏子一貫的政治主張——舉賢授能。景公看重的是自然天命的暗示:以為上山見虎,下澤見蛇,是天意的啟示,將有災難降臨。晏子看重的是人事,他認為不吉利都和人的行為有關,這里列出的三不祥:不知有賢,知而不用,用而不任,實際上是以層進的關系揭示出國家如果要避不祥只有任用賢明的道理。本寓言妙在晏子能抓住機會,解決問題。正巧齊景公問他“不祥”之事,他順勢提出自己的主張來規勸齊景公。但晏子對齊景公所問之事,也不是置之不理或有意避開不論,如果不理不論,齊景公心中的疑團還不會消除,甚至于因這原因齊景公也可能不信晏子的主張。晏子提出舉賢任能之后,又耐心地解釋了齊景公見虎見蛇的問題,山澤本是虎蛇所居,上山下澤遇見它們就是正常的了,并不存在什么不吉利的問題。說得合情合理,打消了齊景公的疑慮。
【相關名言】
國不務大,務得民心;佐不務多,務得賢俊。
——劉向
上一篇:《韓非·和氏獻璧》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莊周·坎井之蛙》注釋,意譯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