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擲果潘安》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擲果潘安:zhí guǒ pān ān
詞源: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潘岳妙有姿容, 好神情。少時挾彈擊洛陽道, 婦人遇者, 莫不連手共縈之。”劉孝標注引《語林》:“安仁至美, 每行, 老嫗以果擲之滿車。”
詞由: 晉代滎陽人潘岳, 字安仁,亦稱潘安。他文字清綺絕世, 有人說東漢的蔡邕也超不過他。他曾擔任過黃門侍郎。他長得姿容俊美,風度翩翩。傳說他年少時挾了彈弓,有一次經(jīng)過洛陽道,女子遇到了這位標致的潘安,都手攙手地圍住了他。還有一次,潘安外出,遇到了一群年老婦嫗,她們也十分羨慕這位美男子,就一起把許多果子擲到潘安坐的車上,果子幾乎裝滿了一車。
詞義:將果子投向潘安。舊時比喻女子鐘情于所愛慕的美男子。亦作“擲果”、“投果”。
書證:唐·李白《送族弟凝之滁求婚崔氏》:“遙知向前路,擲果定盈車。”唐·李商隱《病中聞河東公樂營置酒口占寄上》:“必投潘岳果,誰摻禰衡撾。”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今日為頭看,看你個離魂倩女,怎生的擲果潘安。”
上一篇:成語《掀天揭地》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操之過急》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