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窮涸自負》注釋,意譯與解說
天池之濱②, 大江之濆③, 曰有怪物焉, 蓋非常鱗凡介之品匯匹儔也④。其得水, 變化風(fēng)雨上下于天不難也;其不及水,蓋尋常尺寸之間耳⑤。無高山大陵曠途絕險之為關(guān)隔也,然其窮涸不能自致乎水,為㺍獺⑥之笑者,蓋十八九矣⑦。如有力者哀其窮而運轉(zhuǎn)之,蓋一舉手、一投足之勞也。然是物也,負其異于眾也,且曰:“爛死于泥沙,吾寧樂之;若俯首帖耳搖尾而乞憐者,非我之志也。”是以有力者遇之, 熟視之若無睹也, 其死其生, 固不可知也。
——《韓昌黎文集·應(yīng)科目時與人書》
【注釋】
①窮涸自負:涸,水干,四字意言“怪物”到窮途末路、水干的時候仍不愿搖尾乞憐。②天池:大海。《莊子·逍遙游》:南冥者,天池也。③濆:水邊。④品匯:種類。匹儔:匹配的伴侶。⑤尋常尺寸:都是古代的長度單位。八尺為尋,倍尋為常。⑥獺:小水獺。⑦十八九:十有八九。
【意譯】
在大海之濱、大江之畔,有種怪物。這種怪物大概不是普通水族一樣的東西。它如果遇有水,興風(fēng)作雨,飛騰天際也不難,如果離開了水,活動范圍不過丈尺之間而已。即使沒有高山、丘陵、遠路、絕壁、關(guān)隘阻擋,它在缺水的時候也無法自己跑到水里去,所以常常被水獺之類嘲笑。這時如果有能幫忙者同情它的遭遇而幫它一把,大概也只是一舉手、一投足之勞而已,但是這個怪物自覺其與眾不同,因此說:“我寧愿爛死于泥沙中,也不愿向人俯首帖耳搖尾乞憐。”因此那些有力量的人看見它都熟視無睹。因此它到底死活如何,也就不得而知了。
【解說】
在一個存在著自私與不公正的社會里,一個人如果很講骨氣,恐怕多半要碰得頭破血流。所以古人一方面主張要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三軍可以奪帥,匹夫不可奪志,但同時又提醒人們說,大丈夫能屈能伸,一忍可以支百勇,宰相肚里好撐船。吃了虧,受了辱,或者有必要去忍辱討好別人,就引亞圣孟老夫子“天降大任”之言來自慰,或者引勾踐、韓信故事來裝裝門面,獲得點心理平衡。傲岸如李白,還得歷抵卿相、遍干諸侯;忠節(jié)如杜甫,也得“朝叩富兒門,暮隨肥馬塵”。韓愈這里雖然以怪物自況,實際他也還是少了幾兩骨氣。他為了考博學(xué)鴻詞,怕落選,寫信要韋舍人推薦。如果是真正的硬漢,連信都不寫。但他不僅寫了,在這則寓言之后,他還附加說:我韓愈如今就如這個怪物,又有有力者(即韋舍人)當(dāng)其前,故他聊試仰首一鳴號,也就是說姑且呼救一聲試試看,但愿“閣下其亦憐察之”。
上一篇:《陳元靚·秦士好古》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戴名世·窮鬼傳》注釋,意譯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