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元靚·秦士好古》注釋,意譯與解說
秦朝有一士人,酷好古物,價雖貴必求之。一日,有人攜敗席,踵門①告曰:“昔魯哀公命席以問孔子,此孔子所坐之席?!鼻厥看髳芤?,以為古,遂以附郭之田易之。逾時,又一人持古杖以售之,曰:“此乃太王②避狄杖策去邠時所操之箠也。蓋先孔子之席數百年。子何以償我?”秦士傾家資與之。既而又有人持朽椀③一只,曰:“席與杖皆未為古,此椀乃桀造,蓋又遠于周?!鼻厥坑詾檫h,遂虛所居之宅而予之,三器既得,而田資罄盡,無以衣食。然好古之心,終未忍舍三器。于是,披哀公之席,把太王之杖,執桀所作之椀,行丐于市,曰:“衣食父母,有太公九府④錢乞一文!”
——《事林廣記》
【注釋】
①踵門:親自到門。②太王:周文王的祖先。為了躲避狄人的侵擾率領周人由邠遷到岐。他進行改革,奠定了周滅商的基礎。③椀:木碗。④太公: 周初的謀臣姜子牙。九府: 周代設立的管理錢幣的官府。
【意譯】
秦朝有個讀書人,非常喜歡古物,即使價值昂貴也一定要求購。有一天,有人帶了一張破席子,親自上門對他說:“過去魯哀公向孔子詢問國事,就讓孔子坐在這張席子上?!彼睦锓浅8吲d,認為這席子很古,就用近郊的田土換了它。過了不久,又有一個人拿了一舊拐杖來賣,對他說:“這是周太王逃避狄人離開邠地時所用過的拐杖,它比孔子坐過的席子要早幾百年,您用什么來報償我呢?”他就把家里所有的資金都給了那人。又過了一陣,又有人拿了一只腐爛的木碗,說:“那席子與拐杖還不算古,我這只碗是夏桀造的,比周代要古得多?!彼芟嘈?,就把家里所有的東西給了他。三件東西都得到了,可是田地、資產早已用光,無法解決衣食問題。于是,他披上哀公時的破席子,拄著太王的拐杖,拿著夏桀造的碗,到街上去乞討,說:“哪位做好事的施主啊, 有姜子牙鑄造的錢幣, 賜一文給我吧?!?/p>
【解說】
為了幾樣破席、古杖、朽碗,就不惜罄盡田資,結果弄得自己無以衣食,而且,即使在行丐于市時,嘴里還不忘記喊:“有太公九府錢乞一文?!鼻爻俏蛔x書人如此酷愛文物,精神雖然可嘉,行為卻不足稱道。收藏和欣賞文物,可以增進歷史知識、陶冶情操,不失為一種高雅的愛好,但凡事都要適度,正像魯迅在《傷逝》中評論男女主人公愛情悲劇時所說的:不要因為戀愛而忘記了人生的其它要義。在這里,我們也可以說,不要因為自己的某種愛好,而放棄了人生其它工作。秦朝那位讀書人把人生的全部精力和財力都花費在古物上,本來,愛好可以豐富人的生活,但現在人卻成了自己愛好的奴隸,秦士好古,最終卻使自己在幾樣破文物面前變得瘋瘋癲癲,這樣的結局,我想應該使世上形形色色的財迷們引以為訓。其次,秦士好古,還犯有一個致命傷,他所花巨資購得的幾樣文物,都是人家偽造的贗品,毫無價值,但他卻不辨其假,以之為寶。愛文物卻不懂得鑒別文物,看來秦士的所謂愛好,不過是徒有虛名,但可憐的是秦士卻屢屢被這虛名所欺。如果說被贗品所騙,還只能說明為人的淺陋,但陷于虛假的人生之中而不能自拔,這才是秦士悲劇的根源所在。
【相關名言】
丈夫須兼濟,豈得樂一身。
——薛據
我認為,再沒有比那些只顧自己鼻子尖底下一點事情的人,更可悲的了。
——英國·盧瑟福
上一篇:《韓非·秦伯嫁女》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韓愈·窮涸自負》注釋,意譯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