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仲子·昌羊》注釋,意譯與解說
夫昌羊①麗神確礫,沐生水泉,翩翩自造于幽巖之下。向使置之墳壤,糞之以穢湆②,晞③之以日光,則旦夕槁矣。
——《于陵子》
【注釋】
①昌羊:即菖蒲,多年生水生草本,有香氣。我國各地都有野生或栽培。我國民間端午節或將菖蒲葉與艾扎成束,懸于門;或以菖蒲漬酒飲食,都是將菖蒲看作美好的植物。②穢湆(qi):臟的湯水。湆:煮肉汁。③晞(xi):曬。
【意譯】
菖蒲沐浴于清清的泉水之中,生長在幽靜的巖石之下,因而生氣勃勃,枝葉翩翩,風采照人。假使把它移植到高高的土堆上,用骯臟的湯汁去澆灌它,讓炎炎的烈日去曬它,那么,它很快就會枯萎、腐爛了。
【解說】
昌羊作為水生植物,有著同類的一般特征,即離不開水,但又有著背陰的個性物征。陳仲子假設,人們一旦把昌羊像旱地作物那樣培植栽到土堆上,澆灌肥料,曬上太陽,則會很快枯死。顯然,作者揭示了事物存在的一般規律,即事物的發生、發展必須具備 一定的客觀物質條件,如果人為地違背,或改變這些條件,等于扼殺事物本身。因此,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實踐活動,必須深入了解實踐主體和客體,在主客觀條件許可的范圍內活動,具體情況具體對待, 方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相關名言】
真正高明的人, 就是能夠借重別人的智慧, 來使自己不受蒙蔽的人。
——希臘·蘇格拉底
上一篇:《孟子·揠苗助長》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馮夢龍·暴富》注釋,意譯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