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寓言·莫笑鄰居起火》寓言賞析
從前, 有一個很自私的人, 見人家失掉東西就很歡喜。
一天, 鄰居房子著火了,他幸災樂禍,呆在自己家里暗笑。救火的人向他喊道:“還不快救火?!”
他說:“火不是燒我的房子,救什么?”
但是,話未說完,火苗就燒到他的房頂了。
——壯族寓言(選自《中國少數民族寓言故事選》)
這是一篇告誡“見火不救”的極端個人主義者的寓言。在封建傳統意識很濃的中國,如同各種顏色的主義都難于完全沖刷掉“封建”這個底色一樣, 中國的“個人主義”也往往并非“資產階級的個人主義”,而是封建的、小農意識的個人主義。這則寓言的人物說明了這一點。
他“很歡喜”、“呆在自己家里暗笑”,并不是因為他在與鄰居的一場什么競爭中——譬如商業競爭中贏了對方,多賺了錢, 自己家的門面修建得更氣派,而是由于鄰居家失了火,受了災或“失了東西”,他不用競爭即贏了人家。他對鄰居們一定是常懷嫉妒之心的,所以人家有難,他才這么高興。我們甚至可以推斷,這種嫉妒者的潛意識中或許還有在鄰居家放一把火或使人家失掉東西的夙愿, 只是由于膽怯,未敢付諸行動罷了。現在人家終于失火了,天助人愿,焉得不樂?因此不但不去救,還“呆在自己家里暗笑”!這是一種卑卑怯怯的、以嫉妒為心理特征、以損人來利己的“封建的個人主義”,它和明目張膽氣勢洶洶、 自由競爭優勝劣敗的“資產階級個人主義”并不相同。這則民間寓言揭示的即這種個人主義的典型心態。
這則寓言更揭示了這種個人主義的下場——于人不利,于己有損,樂人災禍,禍及自身。從而說明:無關者有關,救人者自救。“火不是燒我的房子,救什么”是錯的, 因為人與人的房頂是比鄰相望或相連的。即使這次確不會燒到自家房頂,但能保證自家永不失火嗎?這次救援人家,人家下次才會救援自己——這是從利害來談助人的必要,未免俗氣,但這對于中國特色的個人主義,未嘗不是最好的教訓方法。
這則寓言藝術上看似平凡,其實在情節的提煉上是有匠心的。用面對鄰居起火這一情節來說明不救人則不自救的道理,不但確切,而且效果強烈,用其他事例恐怕都不會給人以這么深的印象。寥寥數語, 自私者的嘴臉和火的兇勢都形象可感,得益于抓住了如“呆在自己家里暗笑”這樣的細節。
上一篇:《中國寓言·荊人亡弓》寓言賞析
下一篇:《歐美澳寓言·菩提樹與國王》寓言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