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名作《李昂·殺夫》原文|主題|賞析|概要
作者簡介 李昂 (1952— )臺灣當代著名女作家。1952年生于臺灣彰化的小鎮鹿港,原名施淑端。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畢業,獲美國奧勒岡大學戲劇碩士,后任教于中國文化大學。17歲開始發表作品,當時她還在中學上學。1983年以中篇小說《殺夫》獲《聯合報》中篇小說獎第一名,引起臺灣文壇的轟動。著名作家白先勇曾給予《殺夫》以很高的評價。他說:“《殺夫》這篇小說非常復雜,寫人性的不可捉摸,人獸之間剃刀邊緣的情形,寫得相當大膽,相當的不留情面。寫沒有開放的農業社會中,中國人的陰暗面,把故事架構在原始性的社會里來研究人獸之間的一線之隔。這是一篇突破性的作品,打破了中國小說的很多禁忌,不留情地把人性最深處挖掘出來了。” (見李昂 《殺夫》再版序)她結集出版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混聲合唱》(1975年中華文藝月刊、《人間世》(1976年大漢出版社)、《愛情試驗》(1982年洪范書店)、《她們的眼淚》 (1984年洪范書店)、中篇小說《殺夫》(1983年聯經出版公司),作家訪問記《群像》(1976年大漢出版社)等。李昂對臺灣現實社會出現的種種現象十分關注,細心觀察,并在自己的作品里加以反映。臺灣的評論指出,李昂來自全臺灣最富有傳說的舊社會,又體驗了新世界的折決激蕩,筆意風格在神秘幻想和現實嘲諷之間大膽探索生命基礎困擾,揭露愛情和性欲的糾纏。她的小說繼承了五十年來臺灣文學懇切內求的風格,在彷徨和抑郁中肯定思想人格的尊嚴,抨擊虛偽,哀憫無辜的受害者,為當前新文學最前衛最真摯的代表。
內容概要 林市殺夫這件事,在鹿城喧鬧了許久,盡管報紙與辦案人員強調奸夫指使,整個鹿城卻私下傳言,是林市的阿母回來報復的一段冤孽。林市父親病逝后,撇下9歲的林市和不到30歲的妻子,母女倆相依為命,白天流落街頭撿破爛,做點零工,晚上回到林家的祠堂過夜,從未有過溫飽的日子。接近除夕的一個冬夜,林市撿柴回來看到一位青年軍人走向自家的祠堂,她預感到可能發生的危險,就跑向叔父家喊人,叔父和同族的幾個人把林市母親和那位軍人分別綁在兩根大柱子上,共同商議該如何處置,第二天兩人便不知去向。失去母親的林市住進叔父家里,雖干盡各種各樣的苦差事仍難得吃飽。幾年后由于營養不良已長成一個瘦長女子,由叔父作主嫁給靠近40歲仍孑然一身的殺豬仔陳江水。相傳此人宰豬數年,夜里常夢見豬仔到他門前嚎叫,另外,“后車路”的女子也盛傳,陳江水一到,每每把女人整治得殺豬般的尖叫,因此沒人愿意把女兒嫁給她,林市的這樁婚姻據說叔父從中得到一些好處。新婚之夜,喝得酩酊大醉的陳江水對林市恣意凌虐,林市被折磨得痛苦不堪忍不住發出慘叫聲,幾乎昏死過去。她怎么也沒料到,以后她重復的竟是這樣的生活。第二天早晨,陳江水從豬場下班,按以往習慣,必是到“來春閣”去睡金花的熱被窩,但一想到昨夜林市的唉叫,興奮地往家中走去。回到家里,看到正在梳頭的林市,立即快步從背后上前,一把抓住林市的頭發在手里略一把玩,再用力往下掀,林市驚呼一聲仰躺下來,陳江水整個人也順勢壓上去。林市再次被折磨得大聲喊叫,下肢體的血不斷流出,她感到這次自己真要死了。醒來之后疼痛難忍。婚后的林市常到陳厝中心的井邊洗衣服,隔壁的老寡婦阿罔官在婦女中常搬弄是非,林市因聽她們談笑誤了一點時間,挨了丈夫的掌打,他威脅林市,如果再跟阿罔官那老不死的賊老婆說長道短,就割下舌頭。接著便是忍受丈夫的性虐待。陳江水總是趁她不備時凌虐她,不管她在灶火里燒著火,還是手上正曬衣服,每次都把她整治得連聲尖叫。林市怎樣抵抗也無濟于事。隔壁的老寡婦對林市的私生活尤感興趣,常在門外窺探林市的動靜,可是她本人耐不住守寡的孤寂,去找阿吉伯睡覺,被兒媳婦在一次吵架中抖了出來,她羞愧不已便上吊自殺,多虧林市夫婦及時搭救才免一死。鹿城自七月初一到八月歷時一個月的普渡,而陳厝則普渡十七,這一天殺豬的比較忙,陳江水到豬灶的時間稍遲些,且出現從未有過的接連失誤。看著噴出來的腥紅血液。他想起昨夜床板上妻子淌下的鐵褐色的點點血塊,無名的恐懼與憤怒襲來。下班后他感到無處可去,忽然想到金花,還有那睡熱的隔夜被窩,便向“后車路”走去。林市在家祭拜普渡后,小心拿出阿清送來的一塊花布,想把它做成大裪衫,由于自己不會做,便去找阿罔官。走到后院便聽到別人正在議論自己如何不自重,大白天還干那種事,并且每次都要唉唉大叫,三里外的人都聽得見,敗壞女人的名聲。她們還談起林市母親當年如何與人私通、殺豬仔陳在外賭博贏錢……林市整天吃飽喝足什么事不干只會躺下來讓人睡……林市不知怎么回到家的,被丈夫一巴掌打醒后方知外面天色已晚。陳江水發現今晚林市不似往常叫喊,又加重地凌辱她,但無論如何她都不出聲,耐不住時咬得嘴唇出血,后又像走獸般地哭泣起來。林市勸丈夫不要在外賭博,她希望過正常的家庭生活,但遭到的只能是斥罵。為了躲避他人,林市改在下午到井邊洗衣服,但路面被七月暑熱的太陽烤得火熱,她被熱暈了過去,盡管如此,她仍強忍著下午到此洗衣。她躲別人可以,但怎樣也躲不開陳江水,只是她始終不再像以往出聲唉叫,丈夫更加百般凌辱她。多日的折磨終于使林市病倒。病后的林市更加瘦削,背明顯駝起來。她每天搬張竹椅坐在門口,似乎是為了證明自己不曾懶惰午睡。陳江水在外嫖女人連夜不回,她也不在意,這樣她可以少卻一番凌辱。但接至而來的是斷了食物供應。她寄希望于喂養鴨子下蛋后換米吃,以免去饑餓的恐懼,但被丈夫用殺豬刀一一殺掉。鴨死后,林市對生活不再有任何樂趣,也不再害怕丈夫的欺凌。以后丈夫不讓她吃飯,林市更加狼狽不堪,經常偷吃東西。為了保存生命,林市便開始偷吃別人祭拜的食物,饑餓日甚一日嚴重,林市乞求給別人幫忙以換取食物,丈夫聽說后,就強行把她拖到豬宰場,讓她幫忙洗內臟,目睹殺豬的慘狀,她被嚇昏過去。被送走后,她醒來饑餓難忍,便跪在井邊口中念念有辭,向往來行人乞討食物。陳江水從阿罔官口中聽到妻子的奇特行徑,到家后又發現屋里煙籠霧繞,仙桌上直立著幾個紙糊的彩色紙人,誤以為林市在燒紙咒自己死,便劈頭一陣拳打,強行地把她拖進房內進行性虐待,并聲明這次如再不喊叫,就一刀給她好看。林市不再掙扎,像小動物般細細地哀哭起來,待丈夫睡去,她傻呆呆地坐著,當從窗格中透進來的白慘慘的月光照到刀身時,她伸手拿起那把刀,再一刀刺下,她看到鮮血直流,她似乎在做夢,丈夫被她當豬一樣肢解了,后來熟熟地睡了下去。林市殺夫一時間成為鹿城人街談巷議的話題,阿罔官忙著給人講解自己的種種見聞。
作品鑒賞 《殺夫》是李昂寫的第一個中篇,小說問世后,立即轟動臺灣文壇,并引起一場有關文學與道德的爭議。《殺夫》以鹿城為背景,寫二十多歲的林市因受不了丈夫陳江水精神、肉體上的摧殘、虐待,而且又為饑餓所苦,長期的壓抑終于導致崩潰,在精神恍惚中,她將熟睡的丈夫視作豬體,用丈夫的殺豬刀將其殺死,并把尸體分解成八塊。作品借林市殺夫的故事淋漓盡致地描繪了在傳統社會中普通婦女悲慘的社會處境、命運結局,深刻地揭示出在饑餓的狀態下人性的扭曲,有力地控訴了封建傳統文化對人的毒害與摧殘。小說成功地塑造了殺夫林市的形象。林市是個可憐的人物,是個傳統社會中被壓迫的不幸婦女。作為一位活生生的人,卻從未爭到做人的資格。父親去世后,她與母親相依為命,長期在半饑半飽的狀態中掙扎。在叔父家里,她像奴隸一樣被驅使,即便如此,長大成人后又差點被叔父賣給人販,她嫁給將近40歲還孑然一身的殺豬仔陳江水,也并非自愿,陳江水從未把她當人看待。走進陳家的大門,夫權這根繩鎖便套在她身上,她在精神上從未舒心、放松過,她是丈夫辱罵的對象,周圍的鄰居更以其母不幸的身世而看她不起。她的肉體成為丈夫發泄獸欲的工具,丈夫對她肉體的摧殘可以說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不分時間、地點、場合,想怎樣凌虐她完全隨其興致,每次都把她折磨得痛苦難忍以致發出陰森恐怖的慘叫。雖然如此,她還是沒有太多的抱怨,在鹿城普渡時,她虔誠地祈禱死鬼不要糾纏丈夫和她,她希望過一種正常的家庭生活,她哀求丈夫不要去賭博,再艱苦的日子她都可以忍受。別人恥笑她貪戀床笫、懶惰不知足,故意唉唉大叫惟恐別人不知,傷風敗俗,她雖有委曲,但還是一改往日的習慣,搬張椅子坐在門前,有意無意地去證明自己并不曾怠惰午睡。以后丈夫再次對她進行性虐待,她不再慘叫,在封建文化的精神束縛下,她即便再痛苦也沒有正常的發泄的權利。由于她對丈夫的凌辱不再屈服哀叫,丈夫斷絕了她的食物供應,在吃飯時她有的是服待丈夫的義務,而沒有自己吃的權利,她羨慕不已,然而當丈夫用食物威脅引誘時,她始終不肯就范。她寄希望于養鴨,以換取米吃,又被丈夫全部殺掉,她不得已請求給別人幫忙以糊口,丈夫發覺后又把她弄到豬宰場洗內臟,她怕見殺生,目睹殺豬的慘狀,她一下子昏倒在地。醒后的林市已在長期的精神虐待、肉體折磨下走向精神的徹底崩潰。在精神恍惚中,她殺死了丈夫。她的殺夫之舉,其實是她長期受虐待的一種反抗和解脫。從林市的遭遇中,讀者不難看到,在傳統社會中,婦女卑賤的社會地位,那種生不如死的生存境狀,封建文化對人性的摧殘和毒害,在饑餓狀態下人的可憐的掙扎。林市阿母在饑餓難忍的情況下靠色換食,被封建道德所吞沒,陳江水讓林市吃飯,是以犧牲林市的肉體作代價的,一旦林市不讓他為所欲為,他就立即斷絕她的食物來源,林市飽受精神上、肉體上的摧殘,在她和別人看來似乎已屬正常,封建文化對人的毒害已深入骨髓。阿罔官的人性被扭曲,心靈已發生變態,她自己遭受著迫害同時又成為他人的迫害者。小說還揭露了人性的丑陋、復雜,殺豬宰仔陳江水從殺豬和性虐待中獲得快感,阿罔官在窺探他人的隱私中得到滿足,人的虛偽、嫉妒、食色互換等都在作品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反映。《殺夫》的藝術特色主要表現在作品的細節描寫和人物的心理刻畫上。李昂特別善長細節描寫,小說中對性虐待細節的描寫十分大膽,寫得逼真,可怕,對饑餓狀態下人的徒勞掙扎的描寫,也達到了一種高度的細節真實。《殺夫》對女性的心理刻畫,顯得比較細膩而自然,林市對丈夫的恐懼心理、看到丈夫吃飯時復雜的心態、老寡婦的心理變態等都寫得維妙維肖。
上一篇:《李斌奎·天山深處的·“大兵”》原文|主題|賞析|概要
下一篇:《李曉·繼續操練》原文|主題|賞析|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