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義詞與近義詞
(1)〈名〉相貌,外貌;物體的外觀;坐、立等的姿態:人長得并不好看,寬而大的臉龐很明顯的露出一種忠厚~。(高云覽《小城春秋》)|我只因合照了張~,也沾光被罵了一通。(魯迅《書信集·致山本初枝》)(2)〈動〉觀察事物的外表,判斷其優劣:他夫人一面說,一面把一件淡灰色很短的單旗袍拎在手里~了一~,就披上身去。(茅盾《有志者》)
〖象〗 xiàng〈名〉形狀,樣子:那些人都是各村翻身的農民,都洋溢著新的氣~,興高采烈。(丁玲《太陽照在桑干河上》)|別說萬~紛紜的世界他莫名其妙,連山坡下邊那個灰黑斑駁的小小毛毛蟲的社會也還看不透。(茅盾《報施》)
〖像〗 xiàng(1)〈名〉比照人或物體制成的形象;從物體發出的光線經平面鏡、球面鏡、透鏡、棱鏡等反射或折射后形成的與原物相似的圖景:前面可以插一作者~,此~我有,可以借照。(魯迅《書信集·致趙家璧》)(2)〈動〉好像;比如,如;事物相類似:臉上處處~他哥哥,可是那神氣又完全不~他的哥哥。(老舍《黑白李》)|二木匠~有意見,卻不說,看著老陳。(柳青《銅墻鐵壁》)|坐在坑道里的戰士們,~坐上一只被狂風大浪搖撼的小船不絕地顛簸著。(魏巍《東方》)|小二黑從小就聰明,~那些算屬相、卜六壬課,念大小流年或“甲子乙丑海中金”等口訣,不幾天就都弄熟了。(趙樹理《小二黑結婚》)
[辨析]“像”與“象”都有表形態、樣子的含義,但二者有著細微的差別。“像”所表示的“形態或樣子”主要指兩種:表示比照物體原型制成的形象;表示物體因光學作用而呈現的與原物相近的圖景。前者如:塑像|肖像|圖像|繡像|紀念像章。后者如:鏡像|實像|映像|影像。但這兩種義項都不是指人或物本身的形態或樣子,而是人為或自然形成的相似圖景;而“象”所表示的“形態或樣子”則是人或事物本身的形狀、樣子。如:景象|天象|萬象更新|印象|氣象|形象|表象|假象|現象|幻象|法象。由“像”組成的詞匯,“像”往往在詞語中自身具有完整的詞義,可以充當詞語中的獨立成分。如表示比如、如:像這樣的情況|動作像靈貓一樣的敏捷。表示好像:看樣子像要離開了。表示事物相近似:相像|小伙子很像他的爸爸。還有一些由“像”構成但含義已發生變化的固化詞語:不像話|像樣。由“象”構成的詞匯,除了表“形態、樣子”的義項外,“象”通常是作為一個詞的詞素,本身不具有實義,或雖然有一定的含義但不能作為詞語中的獨立成分,而需要和其它的詞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詞義。“象”與其它詞搭配,表仿效、摹擬:象征|象形|象聲。“象”與其它詞固化成有特定含義的詞語:大象|象棋|對象|抽象|象限。這里有一個特例,“大象”本身作為一種大型哺乳動物的名稱,也可以構成與之相關的詞語。如:象牙|象牙(之)塔|象鼻蟲。“相”常常用來表示人的形象外貌及坐、立等的姿態或物體的外形、外觀。如:相片|照相|相貌|長相兒(口語)|月相|品相|面相|眾生相|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相”還可以用來表示通過觀察事物的外表來判斷其優劣。如:相面|相馬|相術。“相”與其它詞固化:相聲。相還讀xiāng(音“鄉”),表示互相或一方之于另一方;親自觀看:相親|相像|相中|互相。“相”與“像”“象”在某些用法上容易混淆。如:“攝像(機)”與“照相(機)”“相貌”與“形象”“相片”與“影像”“圖像”等。
上一篇:《狹隘》同義詞與近義詞
下一篇:《看破紅塵 玩世不恭》同義詞與近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