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敬老慈幼》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敬老慈幼:jìng lǎo cí yòu
詞源: 《孟子·告子下》:“初命曰:誅不孝, 無易樹子, 無以妾為妻;再命曰: 尊賢育才, 以彰有德; 三命曰: 敬老慈幼, 無忘賓旅; 四命曰: 士無世官, 官事無攝; 取士必得, 無專殺大夫;五命曰:無曲防,無遏雜, 無有封而不告?!?/p>
詞由:這是說的春秋時期齊桓公會八國諸侯立為盟主的事。齊桓公在管仲的輔助下,國勢迅速強大起來,東討西征,成就了齊國的霸業。這時,周室本已衰弱,偏偏周惠王自己又鬧出事來:欲廢長子子鄭,立次子帶為世子,這給齊桓公挾天下以令諸侯提供一個極好的機會,于是召宋、魯、陳、衛、鄭、許、曾連同齊自己八國諸侯會于葵邱,遣隰朋到周室說:“諸侯愿見世子,以申尊王之情?!敝芑萃醪桓也环抛余嵡皝砀皶?。齊桓公名為尊周,實為鞏固自己的盟主地位。在會上,齊桓公和各國諸侯,約定了五條大家遵守,其中第三條說:要敬重年老的,慈愛幼小的,不要輕慢外國來的賓客。
詞義:尊敬年老的,憐愛幼小的。敬:尊敬,敬重;慈:愛護,惜愛。亦作“敬老慈少”。
書證:宋·陳亮《蔡元德墓碣銘》:“敬老慈少,使詭猾暴橫者不得自肆,平民安之,而官事賴以省。”
上一篇:成語《救死扶傷》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文武之道,一張一弛》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