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獨秀》原文、賞析、鑒賞
陳獨秀(1880~1942),字仲甫,安徽安慶人,“五四”新文化運動倡導者和組織者之一,中國共產黨創始人和早期領導人之一。早年留學日本,1915年主編《新青年》雜志,倡導新文化,成為“五四”運動的領袖之一。曾任北京大學教授。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共產主義小組,從1921年中共第一屆全國代表大會至1927年“八七”會議,連續當選黨中央總書記,在大革命中執行右傾路線,后又成為取消主義者,1929年11月被開除出黨。1942年病死于四川江津。歷史地看待陳獨秀,作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鼓吹者和領導者,對推動中國社會的進步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新文學運動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1917年1月,胡適發表《文學改良芻議》,2月陳獨秀發表《文學革命論》,作了進一步的闡述,旗幟鮮明地提出文學革命的口號和綱領,立即得到文化界進步人士的紛紛贊同,使新文學運動便蓬勃地開展起來。陳獨秀當時創作新詩,今存有《丁巳除夕歌》,也屬于早期白話詩創作。
上一篇:《陳敬容》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宋代文學·梅堯臣·陶者》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