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童話《[美國]霍桑·潘多拉》鑒賞
[美國]霍桑
很久很久以前,在這個世界還非常年青的時候,這兒住著一個小男孩,他叫埃皮邁索斯。埃皮邁索斯的父母都死了,為了不讓他感到孤單,一個和他一樣也父母雙亡的小女孩,從很遠的地方來到這里,跟他一塊住,做他的小伙伴。這個小女孩名字叫潘多拉。
潘多拉走進埃皮邁索斯的小房子,第一眼看到的東西是一只大匣子。她問的第一個問題是:“埃皮邁索斯,匣子里裝的什么?”
“這是個秘密。”埃皮邁索斯回答說,“你別問任何關于這只匣子的問題。它放在這兒,是為了保險,連我也不知道它里面裝的是什么。”
“可這是誰給你的呢?”潘多拉問,“它是從哪兒來的呢?”
“這也是秘密。”埃皮邁索斯說。
“真不講理!”潘多拉嚷著,噘起了小嘴,“這討厭的匣子別擋在路上該多好!”
“別想它了,咱們出去玩玩去。”埃皮邁索斯趕緊說。
他們倆出去玩了。一會兒,潘多拉就把匣子的事給忘了。可一回到屋里,她又忍不住想起這件事了。
“這匣子打哪里來的呢?”她不住地問自己,又問埃皮邁索斯,“你說它里面到底裝些什么呀!”
“我都告訴你有五十次了,我不知道里面裝的是什么。”埃皮邁索斯說。
“可你能打開它,”潘多拉堅持說,“那樣,我們就可以看到它里面裝的是什么啦。”
“潘多拉,你想什么哪!”埃皮邁索斯喊道,他被潘多拉的這個想法嚇壞了。
“那你得告訴我,這匣子怎么來的。”
“好吧,拿你真沒辦法。就在你來之前,有一個人,披著一件奇怪的斗篷,把這匣子放在門口。這個人還戴著一頂帽子。帽子上有一塊是用羽毛做的,看起來就像帽子上長了翅膀似的。”
“噢,我認識他,”潘多拉說,“他是奎克斯立瓦,是他把我帶到這兒的,沒錯,準是他想把匣子送給我。也許,匣子里裝的是給我準備的漂亮衣服,要不就是給咱倆準備的玩具,或者是為我們準備的好吃的。”
“也許是這樣,”埃皮邁索斯說,“可是只有在奎克斯立瓦回來后,我們才能打開它。而現在,我們是無權打開它的。”說完,他就到外面去了。
“真是個傻孩子。”潘多拉咕噥著。
潘多拉一直站在那兒盯著這只匣子。它是用一種非常漂亮的深色木頭做的,亮得潘多拉都能照見自己的臉龐。
這張非常漂亮的臉,映在匣子蓋的中央。潘多拉看了無數次這張臉,它也看了潘多拉那么多次,它一會兒沖潘多拉微笑,一會兒又嚴肅得讓潘多拉害怕。
這只匣子不像別的匣子有鎖和鑰匙,而它是用一根金鎖鏈捆住的。
潘多拉自言自語地說:“也許我能解開這根鏈子,還能再把它捆上,這樣做不要緊的,我不打開匣子就是了,就是鎖鏈開了,我也不打開它。”
正想的當兒,潘多拉不小心輕輕碰了一下鎖鏈的扣兒,這個金鎖鏈就自己開了,真像變戲法似的,匣子上突然什么拴的東西也沒有了。
天哪,潘多拉想,埃皮邁索斯看見匣子上的扣兒開了,他會說什么呢?他一定認為是我弄開的。我怎么才能使他相信,我沒往匣子里看呢?
這時她又想,既然埃皮邁索斯會覺得自己已經看了里面的東西,我干嗎不偷偷地看看呢?
匣子蓋上的臉沖她笑著,好像在說:打開吧,沒關系!這時,潘多拉覺得她能聽見匣子里有很小的聲音在說:
“放我們出去吧,好潘多拉,求求你了,讓我們出去吧!我們會做你的好伙伴的!”
這是怎么回事?潘多拉覺得奇怪,匣子里有活的東西嗎?我就看一眼,然后就把匣子蓋像以前那樣牢牢地拴住。看一眼恐怕不會出事的。
埃皮邁索斯剛才一直在跟別的孩子玩,這會兒,他想回去找潘多拉。他在路上停了一會兒,采了些花——玫瑰、百合和黃色的橘花——編了一個大花環,想把它送給潘多拉。埃皮邁索斯走到家門口,輕輕地進了屋,想嚇潘多拉一跳,就在這時,潘多拉已經把手放在匣子蓋上,正要打開它。要是埃皮邁索斯大喊一聲,她的手也許會放下的,可是埃皮邁索斯只是小聲地說了一句,因為他和潘多拉一樣好奇,也想看看匣子里到底裝了些什么。如果里面有好東西,他得拿走一半。這樣,他同潘多拉一樣的傻,差不多要受一樣嚴厲的責備了。
門外雷聲隆隆地響著,可潘多拉根本就沒聽見。她掀開蓋往里一看,突然,她看到好像是一群帶翅膀的蟲子從匣子里飛了出來,擦身而過。這時,她聽到埃皮邁索斯好像很痛苦地喊著:
“哎喲,真疼死我了!可惡的潘多拉,誰叫你把匣子打開的?”
潘多拉急忙放下匣子蓋,想過去看看埃皮邁索斯怎么了。這時,她聽到一種嗡嗡的聲音,聲音很大,好像有很多很多的蒼蠅蚊子到處飛。一會兒,她看清了這群丑惡的小東西,它們的翅膀像蝙蝠,尾巴上有一根可怕的長長的刺,就是這刺蜇得埃皮邁索斯嗷嗷直叫。不一會兒,潘多拉也疼得嚷起來了,一只飛蟲落在她的前額上,要不是埃皮邁索斯過來把它轟走,它準會狠狠地蜇潘多拉一下。
孩子們沒有誰知道這些東西,它們是整個人類的禍害。它們叫壞脾氣、擔心和一百五十個哀愁,還有許多疾病。它們的罪惡比用處多多了。所有的憂愁和擔心,都被封在這只神秘的匣子里,讓埃皮邁索斯和潘多拉保存,好使世界上許許多多幸福的孩子們不再被傷害。從他倆看守匣子到現在,世界上的大人們沒有悲傷,孩子們沒流過一滴眼淚。
可是現在,這會飛的煩惱飛出了窗外,飛到了世界各個角落,它們給人們帶來了哀愁。
這時,潘多拉和埃皮邁索斯又回到了小屋里。埃皮邁索斯坐在墻角,背沖著潘多拉。潘多拉趴在匣子上,非常傷心地哭著。
突然,她聽到匣子里有什么東西輕輕地敲匣子蓋。
“什么東西?”潘多拉抬起頭來。
“你是誰?”潘多拉又問。
一個細細的聲音從里面傳出來:“你打開蓋,就知道了。”
“不,不,”潘多拉說,“我已經開過一次匣子了,你的那些可恨的兄弟姐妹們在世界上到處害人。”
“噢,”那聲音又說,“它們不是我的兄弟姐妹。打開蓋兒吧,好潘多拉,我保證你會歡迎我的。”
這聲音又悅耳又動聽,潘多拉和埃皮邁索斯不約而同地打開了蓋,這時,從里面飛出一只快活的、微笑著的、漂亮的小蟲子。它飛到埃皮邁索斯那兒,在剛才被煩惱蜇過的地方,輕輕一碰,立刻就不疼了。然后,它又吻了潘多拉的前額,她的疼痛也立刻消失了。
“請問,漂亮的飛蟲,你是誰呀?”潘多拉看看這個快活的小東西,驚奇地問。
“我叫‘希望’,”這個被陽光照耀著的小東西說,“當世界上的家庭從煩惱中擺脫出來時,我就被裝進了這個匣子,用來安慰人們。”
“你永遠永遠和我們在一起嗎?”埃皮邁索斯急著問。
“你們活多久我就和你們在一起多久,”希望說,“我保證再也不離開你們了。有時,你們看不到我,以為我不在了,可也許在做夢時,你們會看到我在你家的房頂上,我的翅膀在發光。”
從那以后,煩惱就在世界上到處亂飛,給人們制造痛苦,可是希望呢,這個帶著彩虹般翅膀的小東西,總是給人們醫好煩惱,帶來舒適。
(卜衛楊栩呂輝譯)
美國作家霍桑的童話《潘多拉》的創作靈感和素材,來自古希臘的神話。在歐洲,潘多拉的魔盒,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古老傳說。傳說是這樣的:普羅米修斯盜取天火給人類。主神宙斯圖謀報復,想辦法把美麗媚態而又陰險、狡猾和虛偽的女人潘多拉嫁給普羅米修斯的弟弟厄皮墨透斯,同時還送給她一只裝滿人類一切罪惡、不幸和疾病的盒子,以此來懲罰人類。厄皮墨透斯不聽哥哥的勸告,高興地接受了美麗的潘多拉。潘多拉一到人間,就打開盒子,讓所有的災難飛遍人世,從此人間就充滿了災難。惟有“希望”關在了盒底,所以人間找不到“希望”。這個傳說,是童年人類對災難根源的一種想象和言說。
面對這個古老的流傳了幾千年的傳說,霍桑只保留了傳說中關于魔盒的基本故事要素,而對其他內容做了極富創意的改寫:
首先,他完全改寫了故事的主人公。他們不再是傳說中背景那么復雜的青年男女,而是普通的小男孩兒和小女孩兒。這樣就一下子把神話故事變成了人間故事,把成人故事變成了兒童故事,從而大大縮短了我們閱讀時和故事的心理距離。遙遠的神話故事,變得和我們的生活一樣平易、親切、日常,充滿了天真爛漫和單純的童趣,從根本上剔除了原來傳說中那種爾虞我詐的會毒化兒童心靈健康成長的東西。
第二,整個故事的發生動機,只是出于小姑娘潘多拉面對來歷不明的匣子的強烈好奇心。這個動機合情合理,完全是建立在兒童心理基礎上的。作者并沒有平鋪直敘地讓小女孩兒潘多拉打開那只神秘的匣子,而是有意延宕她打開匣子、揭曉秘密的時間;同時,作者又反復細致地渲染這只匣子非同一般的誘惑力。它的色彩、它的光澤、它的金鎖鏈……它的種種的一切,不僅對潘多拉而且對所有與潘多拉同齡的孩子,甚至對于對打開匣子一直心存顧忌的小男孩埃皮邁索斯,都是一種擋不住的誘惑。所以,當潘多拉正式打開匣子的那一刻,他也和她一樣禁不住產生了“想看看匣子里到底裝了些什么”的好奇心。在這里,作者對潘多拉掀開匣盒之前的心理描寫簡直到了細膩入微、入木三分的境界。先是潘多拉被映在匣子蓋上自己那張漂亮的臉所吸引。接著,她又告誡自己就是鎖鏈散開了,也不打開它。當鎖鏈真的消失后,她又給自己打開匣子找理由,既然男孩兒會認為自己已經看了里面的東西,自己干嗎不索性偷偷地看看呢?這時,匣子上的笑臉,以及匣子里那似有似無的小聲音,都在鼓勵她冒險一試。
為了增加故事的曲折性,在潘多拉即將打開匣子時,作者讓小男孩意外地回來了。但是小男孩不但好奇,而且還想如果盒子里是好東西,他得拿走其中的一半。于是,匣子就在兒童心理驅使下順理成章地打開來。
這時故事才回到了原來神話傳說的要素里。盒子里飛出了壞脾氣、擔心和一百五十個哀愁,還有無數的疾病。故事寫到這里,讓我們看到,一個人如果抵制不住誘惑,將會給自己,給小伙伴,給人類和世界,帶來多大的災難啊!但這災難的到來,已經不是處心積慮的奸計的結果,而是孩子無意的可以原諒的過失的產物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作者對于潘多拉神話傳說主題的顛覆性的重寫。這種顛覆性的重寫集中體現在童話結尾的處理上。神話的結尾是煩惱和疾病飛出了盒子,“希望”卻被關在了盒底。于是,世界成了一個只有痛苦沒有希望的世界。這是一個充滿了悲觀的主題。而這個主題,只是為了證明宙斯懲罰人類的力量是不可戰勝的。而童話的結尾,被陽光照耀著的美麗的“希望”帶著彩虹般的翅膀,飛出了魔匣。在所有煩惱和痛苦出現的地方,人們都可以看到,“希望”像親吻潘多拉被蜇過的額頭那樣,醫治著煩惱。因為這一結尾的重大改變,童話充滿了向上的樂觀的力量,不僅使我們對煩惱和痛苦的到來有了充分的精神準備,更使我們對戰勝痛苦,對未來,抱有無限美好的希望。
是啊,一個沒有希望光有煩惱的世界,將會是一個多么令人失望和灰暗的世界啊!我們愿意生活在一個希望像透明的陽光一樣灑遍生活角角落落的世界里。讓我們建立一種信念,在所有煩惱出現的地方都會有希望的產生、涌動。
(毛時安)
上一篇:外國童話《[法國]沙爾·貝洛·穿長靴的貓》鑒賞
下一篇:外國童話《[丹麥]安徒生·堅定的錫兵》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