盥
“盥”是會意字。甲骨文的字形像一只手伸向器皿中,手上還有水點,會在盆中洗手之意。金文改為雙手,但意義不變。小篆直接由金文演化而來,并整齊化。隸變后楷書寫作“盥”。
《說文·皿部》:“盥,澡手也。從臼水臨皿。”(盥,洗手。由表示兩手的“臼”承“水”臨于“皿”(盤)上會意。)
“盥”的本義為在盤上承水洗手。又特指古代洗手的器皿。如庾信《周安昌公夫人鄭氏墓志銘》:“承姑奉盥,訓子停機。”
泛指洗、洗滌。如白居易《冷泉亭記》:“眼耳之塵,心舌之垢,不待盥滌,見輒除去。”
盥
“盥”是會意字。甲骨文的字形像一只手伸向器皿中,手上還有水點,會在盆中洗手之意。金文改為雙手,但意義不變。小篆直接由金文演化而來,并整齊化。隸變后楷書寫作“盥”。
《說文·皿部》:“盥,澡手也。從臼水臨皿。”(盥,洗手。由表示兩手的“臼”承“水”臨于“皿”(盤)上會意。)
“盥”的本義為在盤上承水洗手。又特指古代洗手的器皿。如庾信《周安昌公夫人鄭氏墓志銘》:“承姑奉盥,訓子停機。”
泛指洗、洗滌。如白居易《冷泉亭記》:“眼耳之塵,心舌之垢,不待盥滌,見輒除去。”
上一篇:《皂》字義,《皂》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皂》
下一篇:《目》字義,《目》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