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
“禾”是象形字。甲骨文、金文都像一棵成熟了的谷子,沉甸甸的谷穗彎垂著。小篆線條化,與甲骨文、金文的形體大體相同。隸變后楷書寫作“禾”。
《說文·禾部》:“禾,嘉谷也。二月始生,八月而孰,得時之中,故謂之禾。禾,木也。木王而生,金王而死。從木,從省。象其穗。凡禾之屬皆從禾?!保ê蹋篮玫墓茸?。二月開始發(fā)芽生長,到八月成熟,得四時中和之氣,所以叫它禾。禾是木屬。春天木旺就生長,秋天金旺就死去。由木、由省會意。下垂的像它的谷穗。大凡禾的部屬都從禾。)
“禾”的本義是谷子。泛指莊稼。如李紳《憫農(nóng)二首》之一:“鋤禾日當(dāng)午,汗滴禾下土。”
有時,“禾”還特指禾苗,就是初生沒有吐穗的水稻。
“禾”是個部首字。凡由“禾”組成的字,都與五谷、糧食、作物等義有關(guān)。如“稻”、“秧”、“稞”。
上一篇:《禁》字義,《禁》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禁》
下一篇:《穩(wěn)》字義,《穩(wěn)》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穩(wě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