矜

“矜”是會(huì)意兼形聲字。小篆訛為從矛,今聲,用以表示矛柄。隸變后楷書寫作“矜”。
《說(shuō)文·矛部》:“矛柄也。從矛,今聲。”(矜,矛的把。從矛,今聲。)
“矜”的本義為矛柄,讀作qín。如賈誼《過(guò)秦論》:“鋤櫌棘矜,非铦于鉤戟長(zhǎng)鎩也;謫戍之眾,非抗于九國(guó)之師也。”
讀作jīn,是指自夸、自恃。如“自矜”、“矜功”。自恃之人往往喜歡指揮別人,故而引申為揮動(dòng)、奮起。
又指苦、窮困。如《莊子·在宥》:“愁其五藏以為仁義,矜其血?dú)庖砸?guī)法度。”人之所以窮困,是因?yàn)樯硖幚Ь常砸瓿鰞次!⑽kU(xiǎn)義。如《詩(shī)經(jīng)·小雅·菀柳》:“曷予靖之,居以兇矜。”
上一篇:《眉》字義,《眉》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眉》
下一篇:《矩》字義,《矩》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