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

“枯”是形聲兼會意字。小篆從木(表示與草木有關),古聲,古兼表死去之意。隸變后楷書寫作“枯”。
《說文·木部》:“枯,槀也。從木,古聲。《夏書》曰:‘唯箘輅枯。’木名也。”(枯,枯槁。從木,古聲。《夏書》說:“菌竹、輅竹和枯木。”枯,樹木名。)
“枯”的本義為草木失去水分而萎縮變干。如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泛指(物體、井、河等)沒有水分或水分很少。如“干枯”。又比喻人體干瘦、干癟。如“形容枯槁”指人很干瘦。
“枯”還指古代的酷刑,即棄市暴尸。如《荀子·天地》:“捶笞臏腳,斬斷枯磔。”
上一篇:《林》字義,《林》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林》
下一篇:《桂》字義,《桂》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