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香是湯顯祖劇作《牡丹亭》中一個陪襯人物。
春香是杜麗娘的侍女,她追求自由和個性解放,反對封建禮教束縛,她認為《昔氏賢文》之類的封建教條,會活活把人拘束死,可見她對杜寶、陳最良等人一心要把麗娘培養成舉止中規的封建淑女十分反感,她在劇中所表現出的反抗,具有與麗娘相同的思想基礎,是一種自覺的行動。
作為侍女,她較少杜麗娘那種含蓄持重,因而反抗便別是一番面貌。當陳最良搬弄古訓,責備女學生上書太遲時,麗娘恂恂致歉, “以后不敢了”,春香則大膽地頂撞回去: “知道了。今夜不睡,三更時分,請先生上書。”陳最良講《毛詩》, “窈窕淑女,是幽閑女子,有那等君子好好的來求她。”春香則追問一句: “為甚好好的求她?”簡單的一句,就揭穿了封建禮學對《詩經》的歪曲,還它愛情民歌的本來面目。活潑爛漫的天性,使她極不耐煩塾師的迂腐,領出恭牌到花園玩耍,叫小姐聽外面賣花人的叫賣,取出閨閣畫眉用具來模字,都是故意破壞塾學氣氛。陳最良走后,她指著背影罵道: “村老牛,癡老狗,一些趣也不知”,厭惡之情益于言表。她的反抗比杜表現得干脆和堅決,這一系列表現,無疑對杜麗娘的反抗性格起著一定的影響。
春香在閑游中發現了后花園,便竭力唆勸小姐前去游玩: “小姐讀書困悶,怎生消遣則個?”杜麗娘沉吟一會,問她: “你教我怎生消遣那?”她便說: “小姐,也沒個甚法兒,后花園走走罷。”可見麗娘游園而青春覺醒,因驚夢而走上堅定地追求自由愛情的道路,春香實有導源肇始之功。
但在麗娘驚夢以后,春香的性格卻沒有繼續發展。她與麗娘同去游園,醉心于大自然的蓬勃生機,唯覺“觀之不足”,卻僅僅停留于對自然美的外在追求和觀賞。麗娘游園之舉固然受到春香的推動,但她一經投入到自然的懷抱,感受到青春和生命力的可貴,立即與自己牢籠般的生活聯系起來,思及自己未來的婚姻命運,發出“可惜妾身顏色如花,豈料命如一葉乎”的沉痛感慨。這種思想,是天真幼稚的春香遠不能及的。正因為她思想較為單薄,不能成為小姐的知心,《尋夢》一出中,甚至成了著意拘束小姐身心的老婦人的傳聲筒和麗娘追求自由愛情的絆腳石。她對杜麗娘說: “敢胡言,這是夫人命,道春多刺繡宜添線,潤逼爐香好膩箋。”“這荒園塹,怕花妖木客尋常見。去小庭深院!”
這里的春香幾乎與前文判若兩人,支走了春香,麗娘才得自由往返逗留于入夢時的特定情境之中。這樣,在以后的情節發展中,春香就變得可有可無了。
與《西廂記》中的紅娘相比,春香在聰明、機智、老練方面遠為不及。紅娘的機智不僅高于老婦人,而且高出張生和鶯鶯。她對崔、張性格了如指掌,因而能幫助崔、張走上反抗道路,迫使老夫人承認既成事實。她是崔、張愛情的催化劑。而麗娘愛情卻絲毫未能得助于春香。這在客觀上顯示了麗娘反抗的堅強和鶯鶯的軟弱,但就侍女形象而言,春香顯然遜色得多。
上一篇:《春桃》文學人物形象鑒賞|分析|特點
下一篇:《晁蓋》文學人物形象鑒賞|分析|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