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灑脫的莊子與《莊子》·萬物相通》注釋|譯文
物固①有所然②,物固有所可③;無物不然,無物不可。故為是舉莛④與楹⑤、厲⑥與西施⑦、恢詭譎怪⑧,道通為一⑨。(《莊子·齊物論》)
【注釋】①固:本來。②然:必然,表示肯定是這樣。③可:可變。④莛(tíng):草莖。代指物之細小者。⑤楹(yíng):廳堂前的木柱。代指物之巨大者。⑥厲:通作“癘”,指皮膚潰爛,這里表示丑陋的人。⑦西施:吳王的美姬,古代著名的美人。⑧恢詭譎怪:“恢”即寬大;“詭”(guǐ)即奇變;“譎”(jué)即詭詐;“怪”即怪異。四字連在一起,指千奇百怪的各種事態。⑨一:渾一,一體。
【譯文】事物本來有其肯定的一面,萬物本來也有其可變的一面;但沒有事物不是有必然規律的,也沒有事物不可以作靈活變通。所以可以列舉細小的草莖和高大的庭柱,丑陋的人與美女西施,以及寬大、奇變、詭詐、怪異等千奇百怪的各種人或物來說明這一點,它們在本質上并沒有什么差別,它們都是相通而渾一的。
【評說】莊子認為世上一切小與大、丑與美、千差萬別的各種情態或各種事物,都是相通而又處在對立統一體內,從這一觀點出發,世上一切事物就不會不“齊”,不會不具有某種共同性。萬物雖不相同,但是都“有所然”、“有所可”,這一點是一樣的。
上一篇:《“中國的亞里士多德”墨子與《墨經》·關于概念·一詞多義》注釋|譯文
下一篇:《“絕頂的聰明人”韓非與《韓非子》·《韓非子》中的邏輯故事·三人成虎》注釋|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