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帕霍京《意外的禮物》全文|賞析|讀后感
〔蘇聯〕帕霍京
誰也說不準安娜·菲利波夫娜有多大年紀,不過,連德高望重的老人們也肯定說,在他們年輕的時候,人們已經管安娜·菲利波夫娜叫奶奶了。不管他們怎么說,實際上,你要是看見她穿著肥大的套鞋,邁著快步,肩上壓根白木扁擔,挑著滿滿的兩桶水輕松地往家走時,你真不相信她已經老了。她干什么事都很麻利。從來沒有人看到安娜·菲利波夫娜象老太婆那樣慢慢吞吞地走路。有時候,有的街坊沖她背后喊道:“哎,菲利波夫娜,你干嗎還滿處跑哇,在家呆著歇歇得了。”她就舉起一只干瘦的手,指著蒼天回答說:“我到了那兒再休息。沒多久了。” 她要做的事可多啦。安娜·菲利波夫娜有個孫女叫維爾卡,每當這輕佻的姑娘從鄰居的窗前經過時,這條街上的人都滿懷同情地嘆息說:
“哼,這姑娘有點良心沒有? 把老太太折磨得好苦。天天把孩子往這兒一送,自個兒就跑了,讓老太太在家看著孩子。還經常呵斥老人。老太太總是花自己的錢給孩子買東西,孩子媽哪怕說個謝字,要不給老人買點禮物也好哇。可這想也甭想。唉,瞧這事! ……”
安娜·菲利波夫娜也知道別人有這些議論,可是很不以為然, 她說:
“扯什么閑話? 他們這都是打哪兒知道的?姑娘家年紀輕,走錯了一步。她好玩、愛跳舞是應該的,可帶著孩子怎么去得了呢?我反正在家呆著沒事,也該幫幫忙,讓她過舒心日子。歲月不等人哪。她感不感謝我,關別人什么事?她興許已經送給我不少東西呢,這誰知道呀。”
可街坊什么事都知道,要不還算什么街坊。什么事都瞞不過他們。
“什么,送了不少東西?!”人們瞧著老太太,笑話她說。“你這身衣服已經穿了四十來年了。”
過了兩年光景,維爾卡出嫁了。大伙松了一口氣,可是好景不長。老奶奶松快了沒多久,又天天晚上照看起曾孫子來了。事情的原委街坊們一清二楚: 維爾卡新婚的男人常常拿東西換酒喝。
秋天,維爾卡帶著孩子到海濱去休養。不幾天,安娜·菲利波夫娜收到一個小郵包。她拿起一把舊的大剪刀剪開了包上的縫線,一眼就看見裹在厚紙里邊一條毛茸茸的漂亮的大頭巾。包裹是維爾卡寄來的,可是老太太在包裹里沒找到片紙只字。安娜·菲利波夫娜收到包裹的消息一傳開,左鄰右舍的老太太紛紛來到她家,鑒賞了一番禮物之后說:
“瞧,維爾卡還真有點孝心。看來,這姑娘心眼倒不壞!”
至于維爾卡沒寫信來的事,那個一向說話慢條斯理,心腸再好不過的瑪麗亞·瑪特維耶夫娜毫不在意地解釋道:
“送東西不附條,年輕人管這叫意外的禮物,為了讓人心里更高興。菲利波夫娜,你就歡歡喜喜地圍上吧。”
街坊們看足了,說夠了,就各自回家去了。
安娜·菲利波夫娜喜不自勝。雖說九月間天氣還暖洋洋的,可一到傍晚她就披上頭巾出門去。碰上有人叫她,她立刻高興地站住和人閑扯,說著說著,她便有意把話題悄悄地引到維爾卡和那件禮物上去。
“這件禮物挺貴重的,”她說道,“我簡直不知怎樣才好,總覺著挺過意不去。”
“沒什么,”別人勸她說。“比這更好的禮物你也配啊!”
十月初,曬得黑黝黝的維爾卡順著大街徑直往奶奶家走來。坐在街旁長凳上的老人們向維爾卡問好,她大為驚奇,不由得停住腳步。
“他們怎么向我問起好來了?”到了奶奶家她問起這事。
“這有什么……人家尊敬你唄。”
維爾卡哼了一聲。
“忽然尊敬起人來了……包裹收到了嗎?”她問奶奶。
“收到了,收到了……”
“你明白嗎,我不愿意在療養地隨身帶著這塊頭巾,寄回家吧,又怕我丈夫拿它換酒喝。后來想了想還是存在你這兒保險。”
“這么說,這東西……嗐,可不是嗎……可我這傻老婆子! ……”
維爾卡吃驚地望著奶奶。
“你怎么了,奶奶?”
“哦,沒什么,沒什么,我隨口說說。”
她慌忙地在屋里折騰開了,把頭巾拿出來,端端正正放在桌上。維爾卡拿起頭巾就走,到了門口她說:
“明天晚上我把孩子送到你這兒來。讓他自個兒跑跑玩玩。我和我丈夫要去看電影。”
“行啊,你送來吧……”
第二天傍晚,安娜·菲利波夫娜牽著曾孫子的手慢吞吞地在街上走著。她拖著沉重的腳步,頭上緊緊包著一條破舊的毛頭巾。
大家突然發現安娜·菲利波夫娜確實非常衰老。現在看來,在那些老一輩的人還年輕的時候,人家就管她叫奶奶,這個說法是可信的。
(查意楞 譯)
選自《外國微型小說》
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4年7月版
【賞析】 安娜·菲利波夫娜是俄羅斯文學中常見的勞動婦女形象。她平凡、樸素,在生活中幾乎沒有任何奢求,而只是一味地奉獻。如果沒有那件“意外的禮物”,也許她至今仍平靜、樸素地生活在我們中間。
“意外的禮物”其實并不存在,只是安娜·菲利波夫娜周圍那些善良的人們臆造出來的,但作者卻圍繞“禮物”安排了三組鏡頭,我們分別稱之為:平靜, 在尚沒有什么“禮物”打擾安娜·菲利波夫娜時,她并不顯老,“干什么事都很麻利”,“從來沒有人看到安娜·菲利波夫娜象老太婆那樣慢慢吞吞地走路”。欣慰,當那條毛茸茸的漂亮的大頭巾被人們解釋為“禮物”時,老太太“喜不自勝”,以致于在“九月間天氣還暖洋洋”時就披上頭巾出門,并有意向人們說起這件“貴重”的禮物。失望,在終于明白這條頭巾只是因為“存在”她這兒“保險”而寄給她,并非什么禮物時,她明顯地衰老了。“拖著沉重的腳步”,“慢吞吞地在街上走著”。在這三組樸素、洗煉的鏡頭里,作者著力表現的是人物的外形和動作,并通過外形的變化: 從不顯老到衰老; 動作的變化:從干事“麻利”、“邁著快步”到“慢吞吞”地“拖著沉重的腳步”,我們不難看出人物的心靈經受了多么巨大的痛苦。作者幾乎沒有正面描寫人物的心理活動,也沒有讓人物長篇大論地敘說自己的痛苦,但從那透露人物心曲的一言半語中,我們仍然感受到她的善良、慈愛、希冀和痛苦,感受到那種沉郁、凝重的悲劇美。
“意外的禮物”只是一個美麗的肥皂泡。安娜·菲利波夫娜默默地吞咽著巨大的失望、巨大的痛楚蹣跚而去。留給我們的是一座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我們不無惆悵地讀完了那露出水面的一小部分,那隱藏在海水深處的大部分呢?我們讀懂了嗎?
(胡亞渝)
上一篇:《患難夫妻》全文|賞析|讀后感
下一篇:《我來也》全文|賞析|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