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面前,天邊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陰影從海里鉆出來。那就是哲爾賽島了。
我們回來的時候改乘圣瑪洛船,以免再遇見他。
旅行回來,家中的景況似乎比以前更壞了,在極度貧窮之上又加了濃重的失望。就如同一群人,他們站在樹底下高仰著頭,大張著嘴巴,滿懷希望地等啊等啊,只為了得到一枚金蘋果,他們的頭昂酸了,腿站累了,眼看花了,可是結果呢,一條丑陋的毛毛蟲打著旋兒掉了下來。是的,現在我們家人所感懷的,就是那群人看到毛毛蟲時的心情。
我經常能從母親的眼睛里讀到怨毒,令我不寒而栗。她叨叨地罵于勒叔叔,咒他不得好死。再也聽不見父親對于勒叔叔的想念,取代的是無休止的怨罵。
一天,全家圍坐在桌邊吃午飯,簡單極了的午飯。母親突然抬起頭,略帶驚喜地說:“昨晚,昨晚我夢見于勒了咧!”父親毫無反應地扒飯。姐夫馬上問道:“于勒! 呵,他是什么樣子呢?”“一身華貴的衣裝,手里還有一個漂亮的大皮箱,里面、里面一定有……唉,一定是很多錢吧。錢呢! 唉,為什么是做夢呢? 唉,要是真的該多好!”父親突然摔碗暴怒起來:“做夢,做夢! 既然是做夢,就不要說這么多廢話! 看他那德性,他那樣子,會有發財的一天嗎!”姐夫愕然,母親緘默了。空氣重又沉悶下去。
日子就這樣在毫無希望中捱過去。慢慢地時序已到了寒冬。又是一個星期日下午,我們一家人照例又到海邊棧橋上去散步。天灰陰著,沒有一絲亮色。遠山在濃重的霧氣遮掩下朦朦朧朧,略微顯出青黛色。大家都定定地凝望著海面來往的船只,不說話,全顯出若有所思的樣子。忽然,一只船拉響了汽笛,拖長的聲音提醒了沉思中的一家人——一艘遠洋客輪進港了。很快,一大隊人魚貫上了岸,另有一部分人下船后便站在岸邊等候轉船。
這時,一個衣著華貴的人引起了父母親的注意。他圍著一條長長的青色圍巾,右手上還搖晃著一只漂亮的皮箱。我們的目光跟隨他進入了一家燈光明亮的商店。他在里面待了很久,出來時,手中已多了許多食物、用品。他并不急著走,而是抬頭望望遠處,又抬腕看表。就在這時,他緩緩地向我們這邊望過來。
父親突然怔住了,他幾乎是驚呼起來:“于勒!”然后他就兩眼呆直,注視著那人,似乎在仔細辨認。母親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太驚愕了,這情景竟跟她夢中所見的一模一樣! “天哪! 上帝!”母親說。父親終于又喃喃起來:“這,這不可能! 那個賣牡蠣的老流氓、老流氓于勒,不可能,不……”他雙眸混濁,不住地擺頭。
那個提皮箱的人再次抬腕看表,又向這邊望了望,似乎咧嘴在笑,然后就扭身向港口走去。又是一聲汽笛,那人的腳步加快了。手中那漂亮的皮箱來回擺動,在霧色中竟特別顯眼,身影漸遠,終于消失在人群中。父親突然大喊一聲:“于勒,弟弟!”便頹然抱頭蹲了下去。母親如夢方醒,把手伸向那人消失的方向,似乎在急切地抓撈什么。沒幾日,父親便一病不起,躺在床上竟迷迷糊糊地叫于勒,叫弟弟。母親又開始叨叨“漂亮的皮箱”了。家境更糟糕了。
(黃亞麗)
【評點】
續寫《我的叔叔于勒》應把握原作主旨,人物性格基調和表現形式的特點。原作是描寫普通小市民家庭日常生活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婦,他們的共同點是愛慕虛榮,且自私、庸俗、貪婪、冷酷,而菲利普的妻子,更為精明,潑辣,有心計。用第一人稱敘述,一切透過“我”的視角來表現;寫于勒主要用側面描寫,他的命運因情節發展而變化,是為刻畫主人公菲利普夫婦服務的。
這篇續作,較好地把握了原作的上述特點,用第一人稱“我”敘述,從日常生活中取材,以菲利普夫婦為主人公,側面隱述于勒,于勒的命運、進退能為表現主人公服務。作者想像了“夢境”,突出了“皮箱”,揭示出不講兄弟親情、只夢寐以求皮箱中的金錢的心態,在思想內容上較好地與原作銜接。
續作似也有不足之處,扒飯、摔碗等細節,不符合原作故事發生地人們的生活習俗。
上一篇:《自從您當我的老師》初中優秀作文鑒賞|評點
下一篇:《愚公新傳》初中優秀作文鑒賞|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