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亭鶴唳是什么意思
【典源】《世說新語·尤悔》:“陸平原(機) 河橋敗,為盧志所讒,被誅。臨刑嘆曰:‘欲聞華亭鶴唳,可復得乎?’”注引《八王故事》曰:“華亭,吳由拳縣郊外墅也,有清泉茂林。吳平后,陸機兄弟共游于此十余年。”晉·裴啟《語林》曰:“機為河北都督,聞警角之聲,謂孫丞曰:‘聞此不如華亭鶴唳。’故臨刑而有此嘆。”《晉書·陸機傳》亦載。
【今譯】 晉代陸機為河北大都督,率兵討長沙王司馬乂,列營自朝歌至河橋,鼓聲聞數百里,后戰敗,被人進讒言,說他懷有異志,而被害于軍中。臨刑前,他感嘆說:“想再聽到華亭的鶴唳,哪里還能夠呢?”華亭在吳地由拳縣,陸機與其弟陸云曾在那里居住十余年。
【釋義】 后以此典形容做官被害,令人傷感、追悔; 或用以表現思念故土、舊游; 也以此詠鶴。
【典形】 悲鶴華亭、愁鶴唳、華亭別淚、華亭鶴、華亭鶴唳、華亭清唳、華亭日中言、華亭嘆、華亭聞唳鶴、陸機禽、華亭歸鶴怨、華亭一鶴、聽華亭唳、華亭歸夢、華亭聞鶴、鶴唳華亭。
【示例】
〔悲鶴華亭〕 宋·王安石《追傷河中使君修撰陸公》之三:“遂失詞人空甫里,謾留悲鶴老華亭。”
〔愁鶴唳〕 清·王圖炳《平原村》:“晚節不堪愁鶴唳,舊交聞已賦莼羹。”
〔華亭別淚〕 北周·庾信《鶴贊》:“九皋遙集,三山回歸。華亭別淚,洛浦仙飛。”
〔華亭鶴〕 清·董以寧《行路難》:“后人更憶華亭鶴,前人已嘆東門狗。”
〔華亭鶴唳〕 北周·庾信《哀江南賦》:“釣臺移柳,非玉關之可望; 華亭鶴唳,豈河橋之可聞!”
〔華亭日中言〕 清·黃鷟來《詠懷》之六:“華亭日中言,殺身詎云智。”
〔華亭嘆〕 元·張養浩 《沉醉東風》:“李斯有黃犬悲,陸機有華亭嘆。”
〔華亭聞唳鶴〕 唐·李商隱《曲江》:“死憶華亭聞唳鶴,老憂王室泣銅駝。”
〔陸機禽〕 宋·蘇舜欽《寄守堅覺初二僧》:“情深張翰鲙,夢想陸機禽。”
上一篇:千金不垂堂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南遷虞翻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