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躍馬是什么意思
【典源】 晉·左思《蜀都賦》:“至乎臨谷為塞,因山為障。峻蛆塍埒,長城豁險,吞若巨防。一人守隘,萬夫莫向。公孫躍馬而稱帝,劉宗下輦而自王。”
【今譯】 漢代公孫述 (字子陽),王莽時任蜀郡太守,后來起兵,占據(jù)整個蜀地,自立為帝。左思《蜀都賦》有“公孫躍馬而稱帝”之句。
【釋義】后以此典表現(xiàn)蜀地史跡。
【典形】 公孫躍馬、躍馬、躍馬公孫、子陽躍馬。
【示例】
〔公孫躍馬〕 清·沈受宏《贈吳事衍》:“西南近日羽書傳,重見公孫躍馬年。”
〔躍馬〕 唐·杜甫《閣夜》:“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
〔躍馬公孫〕 清·程嗣立《送邊秀才入成都》:“臥龍丞相錦江水,躍馬公孫白帝城。”
〔子陽躍馬〕 清·王士禛《龍門閣》:“子陽昔躍馬,妖夢成佁儗。”
上一篇:克利斯朵夫·斯賴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共命鳥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