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渡是什么意思
【典源】 南朝梁·慧皎《高僧傳》卷十一:“杯度者,不知姓名,常乘木杯度水,因而為目。初見在冀州,不修細行,神力卓越,世莫測其由來。嘗于北方寄宿一家,家有一金像,度竊而將去,家主覺而追之,見度徐行,走馬逐而不及。至孟津河,浮木杯于水,憑之度河,無假風棹,輕疾如飛,俄而度岸,達于京師。”《法苑珠林》卷四十一亦載,文大略同。
【今譯】 晉代有位僧人,不知姓名,常乘木杯渡水,故而人稱他作杯度。開始他在冀州,很有神通,世人不知其從何而來。曾在北方寄宿一家中,將此家金像竊走,主人發覺追趕他,只見他在前慢慢走,卻騎馬也追不上。到了黃河孟津,他乘木杯渡河,輕捷如飛,很快到了對岸。
【釋義】 后以此典形容僧人出行; 也借指人出行渡江海等。
【典形】 杯渡、杯中渡、乘杯、度杯、渡杯、浮杯、過海一杯輕、浮杯渡、木杯輕。
【示例】
〔杯渡〕 唐·杜甫《題玄武禪師屋壁》:“錫飛常近鶴,杯渡不驚鷗。”
〔杯中渡〕 唐·元稹《和樂天尋郭道士不遇》:“昔年我見杯中渡,今日人言鶴上逢。”
〔乘杯〕 宋·梅堯臣 《寄達觀禪師》:“忽聞乘杯江上歸,月下碧雞啼不已。”
〔度杯〕 北周·庾信《秦州天水郡麥積崖佛龕銘》:“是以飛錫遙來,度杯遠至,疏山鑿洞,郁為凈土。”
〔渡杯〕 唐·盧肇《題甘露寺》:“林暗疑降虎,江空想渡杯。”
〔浮杯〕 唐·劉禹錫《贈日本僧智藏》:“浮杯萬里過滄溟,遍禮名山適性靈。”
〔過海一杯輕〕 唐·法照《送無著禪師歸新羅國》:“尋山百衲弊,過海一杯輕。”
上一篇:楊朱哭歧路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果擲潘郎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