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心灰意懶》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心灰意懶:xīn huī yì lǎn
詞源: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四十回:“因此上怪他每每不聽我說,故我意懶心灰,說各人散了。既是賢弟有此誠意,教老孫進退兩難。”
詞由:唐僧師徒四人來到了號山,這山是牛魔王的兒子紅孩兒鎮守的。他知道唐僧是金蟬長老轉生,吃了唐僧一塊肉可以延生長壽,與天地同休。因此他早就專等唐僧來了。唐僧一到,他就變作七歲頑童,身上無衣,且手足被捆,高喚救人。孫悟空認得是妖精,叫唐僧快快走路,可唐僧卻要發慈悲去救,反而罵孫悟空全無善良之意。結果唐僧被紅孩兒攝了去。攝到那里去了?大家都不知道,救也沒有辦法救。孫悟空對唐僧有意見,所以就對豬八戒、沙和尚說了這話:我說是妖精,師父就是不聽,因此我就灰心喪氣,不想做什么了。
詞義:灰心喪氣,精神疲憊。心灰:灰心;意懶:消極,不想做什么事。指受到挫折而失望的心情。亦作“心灰意冷”、“意懶心灰”。
書證: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三回:“我平生天性恬淡,本就無意功名富貴,況經了這場宦海風波,益發心灰意懶。”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六十回:“到了這個年紀,家兄亦就意懶心灰,把這正途一條念頭打斷,意思想從異途上走。”魯迅《徐懋庸作‘打雜集’序》:“這真要使有志于成為偉大的文學家的青年,見雜文而心灰意懶;原來這并不是爬進高尚的文學樓臺去的梯子。”鄒韜奮《患難余生記·流亡》:“L先生大為心灰意冷,法西斯的氣概頓然消失,披發入山去做和尚去了。”
上一篇:成語《循循善誘》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忍辱負重》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