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頂?shù)穆斆魅恕表n非與《韓非子》·《韓非子》中的邏輯故事·鄭人爭年》注釋|譯文
鄭人有相與①爭年者②。一人曰:“吾與堯同年③。”其一人曰:“我與黃帝之兄同年④。”訟⑤此而不決,以后息⑥者為勝耳。(《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注釋】①相與:互相。②年:年齡。③堯:傳說中父系氏族社會后期部落聯(lián)盟領袖,史稱唐堯。④黃帝:傳說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⑤訟:爭論。⑥息:止。
【譯文】有兩個鄭國人,互相爭論誰的年齡大。其中一個說:“我和堯帝同年而生。”另一個說:“我和黃帝的哥哥同年而生。”兩個人各不相讓,爭論不休,看來只好以誰能一直說到最后,誰就算得勝。
【評說】成語“后息為勝”就是由此而來。故事運用比喻,說明了這種各講一套、鄭人爭年式的辯論既無根據(jù),又無意義。因為爭論的雙方都是在“自說自話”,結果也就無法確定誰是誰非。那么,怎樣的爭辯才是有意義的呢?遵循什么樣的原則去爭辯才能明辨是非呢?這個故事給我們提出了這樣的邏輯問題。
上一篇:《名家第二人尹文與《尹文子》·《尹文子》中的邏輯故事·鄭“玉”周“鼠”》注釋|譯文
下一篇:《圣人孔子與《論語》·《論語》中的邏輯故事·聞一知十》注釋|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