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九牛一毛》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九牛一毛:jiǔ niú yī máo
詞源: 漢·司馬遷《報(bào)任少卿書》:“假令仆伏法受誅,若九牛亡一毛,萬螻蟻何以異。”
詞由: 漢武帝時(shí), 李陵帶領(lǐng)軍隊(duì)去反擊匈奴入侵,開始戰(zhàn)爭(zhēng)順利,群臣贊揚(yáng)武帝善于用人。后來聽說李陵戰(zhàn)敗投降, 武帝非常生氣, 贊揚(yáng)的那些大臣又反過來罵李陵不忠……當(dāng)武帝問司馬遷時(shí), 司馬遷直爽地說:“李陵只有五千騎兵, 被匈奴八萬騎兵圍住, 而李廣利又不派兵援救,李陵他們打了十幾天仗,殺死殺傷敵人一萬多,這是很了不起的,最后糧盡, 箭也射完, 受傷被俘。我相信李陵是忠于漢朝的, 他不會(huì)真心投降匈奴。”因司馬遷為李陵辯護(hù), 又諷刺了國舅李廣利, 武帝大怒, 將司馬遷逮捕入獄。第二年,又誤傳李陵為匈奴練兵, 漢武帝一氣之下殺害了李陵的母親和妻子。廷尉杜周為了迎合皇帝, 趁機(jī)誣陷司馬遷有攻擊皇上的罪, 武帝下令對(duì)司馬遷施行最殘酷、最恥辱的“腐刑”。司馬遷受到這樣的摧殘和污辱, 痛苦萬分, 在給他的好友任少卿的信中寫道:“假如我這樣死去,就好比九條牛身上掉了一根毛, 和死掉一個(gè)螻蟻有什么差別呢?”。于是他決心活下去,終于完成了空前的歷史巨著《史記》。
詞義: 從許多牛身上拔出一根毛來。極言微不足道,極為妙小輕微。亦作“九牛一毫”。
書證: 宋·朱熹 《朱文公集·繳納南任滿合奏稟事件狀》“此與大農(nóng)之經(jīng)費(fèi), 不足以當(dāng)九牛之一毛。”唐·王維《與魏居士書》:“然才不出眾, 德在人下, 存亡去就如九牛一毛耳。”陳毅 《感事懷書·七古·手莫伸》詩:“九牛一毫莫自夸, 驕傲自滿必翻車。”
上一篇:成語《樂極生悲》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九牛二虎之力》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