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視如敞屣》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視如敞屣:shì rú bì xǐ
詞源:《孟子·盡心上》:“舜視棄天下,猶棄敝蹝也。竊負而逃,遵海濱而處。終耳訴然樂而忘天下。”
詞由:桃應是孟子的學生。有一次,桃應問孟子說:“假使舜做了帝王,皋陶做了執法官,舜的父親瞽瞍犯了殺人罪,那該如何處置呢?”孟子說:“自然應該依法懲辦。”桃應又問問:“皋陶依法給瞽瞍定罪,那舜也不出來禁止他嗎?”孟子說:“舜怎么可以禁止呢!法律是前代先王傳下來的,舜和皋陶豈可隨意改變嗎?”桃應又說:“既然法不饒人,而做兒子的,見父親服罪受死,又不能不救,真是左右為難了,那么,舜該怎么辦呢?”孟子說:“這有什么為難呢!舜本來就不把做帝王看做是榮耀、舒服的事。一旦不得已,棄了天下,在他眼里就象丟了一雙破草鞋。而對這種情況,舜一定會背了瞽瞍逃走,到海濱沒有人煙的地方住下來,終生服侍親人,快樂得把天下都忘了呢!”
詞義:看得如同破鞋一樣不值錢。敝屣:破鞋。比喻極端輕視毫無價值的東西。
書證:章炳麟《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其仁如天,至公如地,視天位如敝屣。”
上一篇:成語《見賢思齊》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角巾東路》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