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弄玉吹簫》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弄玉吹簫:nòng yù chuī xiāo
詞源:漢·劉向《列女傳》:“簫史者,秦穆公時人也。善吹簫,能致孔雀、白鶴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所女妻焉。日數弄玉作鳳鳴。居數年,吹似鳳聲,鳳凰來止其屋。公為作鳳臺,夫婦止其上。不下數年,一旦,皆隨鳳凰飛去。故秦人為作鳳女祠于雍宮中。時有簫聲而已。”
詞由:簫史是秦穆公時候的人,善于吹簫,能用簫聲把孔雀、白鶴招到庭園里來。秦穆公有個名叫弄玉的女兒,非常愛聽簫史吹簫,秦穆公就把她嫁給簫史。結婚以后,簫史每天都教弄玉用簫學鳳凰鳴叫。過了幾年,吹的就和鳳凰鳴叫的聲音一樣了,鳳凰就飛來住在他們的屋上。秦穆公就專門筑了一座鳳凰臺,讓他們夫妻兩個住在上面。又過了幾年,有一天,他們雙雙跟著鳳凰飛走了。秦國就在雍宮中建了一座鳳女祠,這里經常能聽到他們兩個吹的簫聲。
詞義:弄玉嫁給簫史,一個教、一個學,吹的和真鳳凰的聲音一樣。比喻男歡女悅,結成伴侶,共享幸福。
書證:明·湯顯祖《牡丹亭·診崇》:“不聞弄玉吹簫去,又見嫦娥竊藥來。”
上一篇:成語《開柙出虎》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弄璋之喜》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