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相依為命》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相依為命:xiāng yī wéi mìng
詞源:晉·李密《陳情表》:“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詞由:晉武帝司馬炎聞知李密賢孝而有才學,要他出來做官,李密不肯為司馬炎做事;司馬炎幾次下詔,就難以推辭了。于是李密就寫了《陳情表》,說明不能出來做官的原因。他說:現在家中只有兩人,自己和祖母。祖母已是九十六歲高齡的人了,而且有病在床。而自己是祖母一手撫養長大的。如果沒有祖母,我不可能活到今天;而祖母現在沒有我,也不能安穩地度過晚年。我們祖母孫子兩個人,互相依靠著生活的?,F在我一點也不能遠離祖母啊!
詞義:互相依靠著過日子,誰也離不開誰。
書證: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王成》:“小人無恒產,與相依為命,不愿售也?!惫簟短拈χā罚骸八蓝鴱蜕闹挥羞@些亂雜的敗草。永逝不返的的卻是我們相依為命的慈母?!濒斞浮吨吕畋小罚骸拔矣钟芯鞂僭跍?,并一嬰孩,相依為命,離別兩傷,故且深自韜晦,冀延余年?!?
上一篇:成語《百發百中》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相敬如賓》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