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高陽酒徒》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高陽酒徒:gāo yáng jiǔ tú
詞源:《史記·酈生陸賈列傳》:“初,沛公引兵過陳留,酈生踵軍門上謁……使者出謝曰:‘沛公敬謝先生,方以天下為事,未暇見儒人也,’酈生瞋目按劍叱使者曰:‘走,復入言沛公,吾高陽酒徒,非儒人也。’”詞由:秦末漢初,陳留高陽(河南杞縣)有個酈食其。因家境貧窮,酈食其在鄉里當地保。當劉邦率軍路過陳留時,酈食其碰到了一位在劉邦手下當騎兵的老鄉,就托那位騎兵向劉邦推薦自己。劉邦真的接受了那位騎兵的推薦,讓酈食其到驛舍去見他。那天,酈食其來了。門衛進內通報。劉邦問:“來者是個什么樣的人?”門衛回答說:“看他的舉止打扮,象個儒生。”劉邦素來對儒生沒有好感,就說:“沒有時間見儒生,我正忙著天下大事呢!”門衛出去把劉邦的話告訴了酈食其,酈食其非常氣憤,按著寶劍橫眉豎目地說:“去,你再去告訴劉邦,我是高陽酒徒,不是什么儒生。”劉邦見酈食其非等閑之輩,就接見了他。后來,酈食其在劉邦麾下立了許多功勞,被封為廣野君。
詞義:秦末酈食其的自稱。高陽:地名,即今河南杞縣。指好飲而行為放蕩不羈的人。
書證:唐·高適《高常侍集·卷八·田家春望》詩:“可嘆無知己,高陽一酒徒。”元·秦簡夫《東堂老》第三折:“你醒也波高陽哎酒徒,擔著這兩籃白菜,你可覓了他幾貫的青
蚨。”
上一篇:成語《高枕無憂》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鰥寡孤獨》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