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淡妝濃抹》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淡妝濃抹:dàn zhuāng nóng mǒ
詞源: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詩:“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詞由:杭州的西湖,是譽滿天下的名勝。文人學士薈萃這里,寫下了不少贊美她的文章。宋代的著名詩人蘇軾,于熙寧六年(公元1073年)也暢游了西湖,并寫了首熱情地贊美西湖晴日的湖光和雨中的山色的詩——《飲湖上初晴后雨》。大意是:晴天,西湖水波蕩漾,金光閃閃,十分宜人;但濛濛細雨中觀賞湖濱山色,景色也非常別致。西湖什么時候去看都是美的呀!如果把西湖比作春秋末年越國的美女西施,那最恰當不過了,你看她淡妝也好,濃妝也好,總是那么美麗,迷人。
詞義:淡雅的妝飾和濃艷的打扮。妝:妝飾。抹:涂抹。亦比喻濃淡不同的兩種景色。
書證:清·霽國主人《夜譚隨錄·梨花》:“梨衣既長,絕艷無匹,淡妝濃抹,靡不相宜。”《晚清文學叢鈔·黑籍冤魂》第十八回:“頭梳得也時,衣裳著得也俏,淡妝濃抹,總稱他的高興。”
上一篇:成語《流離失所》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淡而無味》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