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的下午,雨水狠狠地砸著玻璃,“劈卜”的響聲過后,留下了一道道的水痕。我坐在窗前,望著外面。窗外一片茫茫,整個世界都籠罩在蒙蒙的雨霧中。雨點落在地上,開出了一朵朵晶瑩的小雨花。一霎時,雨花消失了,水滴匯入水流中,不一會兒,家家戶戶門前積起了一個個小水潭……
這時,一個小女孩走過來,打著花傘,穿著紅雨靴,唱著歌,輕盈地走著。噢,是隔壁李阿婆的外孫女倩倩放學回來了。倩倩剛滿七歲,上一年級了,她那乖巧的模樣,人見人愛。她走到自家門口停下了,望著水潭,愣了一會兒,回頭看看七八步之外的一堆廢磚,走過去,撿回兩塊斷磚,墊在水潭中,踩著磚塊走進家門。“倩倩真聰明!”我不由地笑了起來。過了一會兒,門“吱呀”一聲,倩倩又走了出來。咦,下這么大的雨,還出去玩?我覺得奇怪,就注意地看著。她撐著花傘,又朝那堆廢磚走去。大概是怕弄臟新裙子,倩倩弓著腰,小心翼翼地用指頭翻來兩塊平整的斷磚,拿起來走到黃伯伯家門前,把磚頭放在水潭里,再踩上去試了試。然后又回頭拿了幾趟,分別鋪在幾家門前。這會兒,雨越下越大,風猛烈地晃動著她的小傘,花裙子已濕了,可她還是繼續(xù)搬著。不好,倩倩身子一搖晃,滑了一跤,一定摔疼了。但是她沒哭,自己爬了起來,掏出手帕擦去裙子上的泥,接著又干起來,直到各家門前的小水潭都鋪了磚頭,才穿著又濕又臟的裙子走進家門。
窗外,雨還在淅淅瀝瀝地下個不停,雨點仍然在敲打著玻璃,我覺得那聲音動聽極了,似乎在唱著一曲贊美的歌。噢,雨點,你也看到那動人的一幕了嗎?
(黃秀微)
【評點】
本文可以看作初中生練記敘基本功的杰作。
開頭,時間、地點,特別是作者的立足點(觀察點)交代清晰。“我坐在窗前,望著外面”,以此作為全文記敘的視角。先從天上寫到地上,大雨形成門前積水,營造人物活動的特定環(huán)境。
寫小女孩的行動,井井有序,十分生動。先寫她“走過來”的模樣,接著插敘幾句,作必要的交代、介紹。于是具體描繪在自家門前墊磚:“停下……望著……愣……回頭看看……走過去……撿回……墊在……踩著……”,動作連貫,用詞準確,的確“真聰明”。繼而觀察加思考,既作過渡,又設(shè)懸念。寫小女孩給各家墊磚,除動作描寫外,行文有變,著重描繪小女孩行動時的神態(tài):“弓著腰”,“小心翼翼地用指頭翻”;雨越下越大,風猛烈地吹晃小傘,吹濕花裙子;滑了一跤,爬起來,擦去裙子上的泥。
注意劃一的觀察和敘述的立足點,仔仔細細地觀察,恰如其分的、有條有理的描繪,這是應該掌握的基本功。
上一篇:《我第一次惆悵》初中優(yōu)秀作文鑒賞|評點
下一篇:《傘》初中優(yōu)秀作文鑒賞|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