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學會有選擇性地樂觀
伊索寓言里有一則故事,說的是有一只狐貍因為吃不到葡萄,撇撇嘴就說葡萄是酸的。心理學家看到這則故事,就把它借用了過來,把一個人用某種“合理化”的理由來解釋某種事實,將外界的某些惡性刺激轉變為良性刺激,求得自我安慰的現象,稱為“酸葡萄與甜檸檬”心理。
其實,當我們得不到某樣東西或做不成某件事時,自我安慰能適當地幫助我們“自圓其說”。這種心理上的反應確實維護了我們的心理平衡,能夠保護我們不被惡性刺激所影響。這是不是有點像阿Q精神?的確,這算是“精神勝利法”的一種。
事實上,這也是有選擇性地樂觀。在生活中,失戀、失業的事情時有發生,評職稱評不上、裁員被裁掉這種事情可能也會發生在我們身上……令人失落煩心的事情實在太多了,出乎意料的事情也不少,但如果我們可以用樂觀的態度來看待它們,心中的負面情緒就不會如雨后春筍般地快速生長了。“精神勝利法”沒有什么不好的,不如意的事情就擺在那里,如果我們能夠通過努力來改變它們,就可以埋頭努力,但如果某些事情早已成了定局,現在努力已經晚了,那就應該寬慰自己,接受現實,告訴自己“失去這一次機會沒什么可惜的”,“還有更好的機會等待著我”,這比垂頭喪氣、一蹶不振不知要好上多少倍。
日本有位武士以高尚、誠實而著稱,有一次,他去拜訪一位禪師,以便解答自己一直以來的疑惑。
武士問禪師道:“我活了這么多年,卻仍然感覺低人一等,這是為什么呢?曾經有許多次我從鬼門關前爬回來,擊敗過無數弱者,但我依然不能擺脫這種感覺。今天,我看到禪師您在冥想,突然覺得我的生命并沒有什么意義,不知道價值何在。”
禪師回答他說:“你稍等片刻,等我接待完今天來拜訪的其他施主,再來為你解答。”
武士答應了,就坐在寺廟的花園里,看著人來人往。
慢慢地,他發現:“怎么很多來這里的人不過就是為了求得一份安慰,而不是想探究什么原因嗎?禪師對待每個人都付出了同樣的耐心、同樣的微笑,他不累嗎?”
整整一天過去了,直到黃昏,人都走光了,只剩下他一個。他問道:“現在,禪師您能教導我了嗎?”
禪師把他請到自己的禪房,當時滿月掛在樹梢,銀白色的月光揮灑而下,寺廟內寂靜無比,讓人感覺到舒適與寧靜。
“你看天上的月亮,它美嗎?”禪師讓他抬頭望向窗外,“月亮只在夜晚出現,但柔和的月光也能照亮整個世界,讓人即使在晚上也能夠感受到光亮,直到明天的太陽再次照耀大地。但是誰都知道,陽光要比月光明亮得多,在白天我們能夠通過陽光看清楚身邊的樹木、高山、浮云等事物。然而,月亮從來不問世人‘為什么我無法像太陽那樣明亮?’月亮也從來不會以為自己低人一等,這是為什么呢?”
武士不假思索地回答說:“因為月亮和太陽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東西啊,它們各有各的優點與美麗!我覺得,根本不能夠拿它們兩個做這種比較。”
禪師這時笑了,說:“如此,你不是已經知道答案了嗎?我和你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人,選擇各自的方式生活,也為各自的信仰而奮斗,目的都是為了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至于其他的,那不過都是表象,又有什么需要比較的呢?個人選擇不同而已。”
武士頓然開悟,從此再也不為這個問題而煩憂了。
啟示
對于情緒,人總是可以選擇的,當我們能夠積極思考并樂觀看待自己認為不夠美好的那份缺憾時,那么,一切問題就都不是問題了。
當生活讓你感到萬般無奈時,不妨退一步或換個角度想一想,也許就能夠柳暗花明、海闊天空;當生活讓你走投無路時,只要能夠從反面想一想,想想自己還擁有什么,就不會再沮喪了。有的人之所以能夠隨時隨地都表現出樂觀積極的心態,不是因為他們與你有多大的區別,也不是因為他們在能力上真的高人一等,而是因為他們總能換個角度來思考問題,相信自己,不輕易看低自己。樂觀,有時不過就在一念之間。
上一篇:好情緒帶來最佳競爭力
下一篇:對自己少些苛刻,多些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