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勤的蜜蜂沒有時間悲哀
碎片化時代的來臨導致時間出現碎片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疲憊的生活之余,有一些沒有安排工作、沒有被計劃、零散的、規律性較差的時間,就是我們所說的碎片化時間。信息時代,注意力也可以成為新一輪經濟熱點。這源于互聯網技術和電子終端的普及,我們每天總是被海量信息包圍,應對手機、電腦、平板、無處不在的廣告帶來的信息沖擊,不管是熱點新聞、娛樂八卦、學習培訓還是網絡社交,都不斷地牽扯著我們有限的注意力。
上班、學習、社交、看新聞、刷朋友圈、娛樂休閑,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即便在公交車上也要刷5分鐘的朋友圈,好像永遠有做不完的事情。雖然每天忙碌不堪,但收獲不多,沉淀不夠。人們的注意力不斷被轉移和分配,我們對時間的感知也變了,時間被碎片化了。
我們應激活流失的碎片時間,零存整取。試著去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這些小碎片,把握住你的時間。時間碎片不能去創造也無法消除,時間塊才是成事根本。不能因為時間碎片的“香”而忘記了解決溫飽問題的是時間塊,否則就會舍本求末了。集中利用好時間塊,有意識地去消磨時間碎片,會讓你的時間管理錦上添花。
現代社會已經進入信息碎片化時代,碎片化學習、碎片化閱讀、碎片化生活日益成為熱門話題。時間的碎片化改變了學習、工作和生活習慣,對時間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戰。
莉莉總是抱怨自己太忙,白天工作,加班是常態,晚上回家還要帶孩子,完全沒有自己可利用的時間;小董工作后打算自學英語,但除了工作根本沒有大段的時間來用于學習,時間總是這里擠一點、那里擠一點,完全沒辦法靜下心學習;露西對未來感到很迷茫,生活的壓力、提升自我的緊迫感、疲憊的身體、碎片化的時間、瑣碎的事情,讓她時常有一種不知所措的感覺。
碎片時間有些是長期存在的,如上下班的通勤時間,這是兩個任務之間的緩沖環節,是客觀形成的。還有部分碎片化時間是人為造成的,如本來應該一個小時完成的工作,但一會兒接電話,一會兒回短信,一會兒上廁所,結果一個小時被人為地切割成小碎片,這不僅影響了工作效率,還會讓自己感到焦躁不安。
當然,對不同的人而言,碎片化時間是存在差異的,有人集中在白天,有人集中在晚上,有人甚至會出現周期性變化。但是,別小看這些時間碎片,其可塑性是極強的,特別是那些人為制造的碎片化時間,按照某種順序或規律,完全可以組合成一段可以利用的時間。
盡管時間碎片化讓我們變得焦慮不安,但我們需要適應并坦然接受。當然,利用碎片化時間的目的是使時間價值最大化,不過價值需求因人而異。有人利用碎片化時間來放松心情、調節狀態,有人用碎片化時間來學習知識,有人用碎片化時間來社交。所以,要明白碎片化時間對自己的意義,才有機會對其進行挖掘。
我們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分析其分布規律,確定其集中于早上、下午或晚上還是周末節假日。然后,梳理好時間碎片,安排自己在這些時間里做些什么,盡量避免其他事情轉移注意力。假如短期的碎片化缺乏規律,那就拉長時間具體分析,找到其中的規律。
時間碎片化是一種現象,但并非不可控。很多時候,我們需要關注的是自己,而不是時間,管理好自己的注意力,才能更好地利用碎片化時間,按照個性需要,制訂高效時間碎片利用策略,發揮時間碎片最大的價值。
啟示
當然,我們需要避免人為制造時間碎片,提高工作效率。在自己注意力最集中、效率最高的時間段做最重要的事情。可以在時間碎片里看新聞、看視頻、聽音樂、在線聽課,這些內容時間短、靈活性強,分階段學習對效果影響較小。
上一篇:讓孩子不再遠離考試焦慮
下一篇:辛勤耕耘,揮灑汗水和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