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嘗試,才有可能改變遙遠的未知
◎適用寫作關鍵詞:嘗試 改變
敢于嘗試,才能創造未知的可能
在伽利略逝世三百年的那一天,一位偉人誕生了,他就是后來在黑洞和宇宙論的研究領域做出了重大貢獻的斯蒂芬·威廉·霍金。十幾歲時,他就喜歡做模型飛機和輪船,還和學友制作了很多不同種類的戰爭游戲,從小就勇于嘗試去研究和操控事物。這種嘗試驅使他攻讀博士學位,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獲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成就。
霍金十三四歲時已下定決心要嘗試去做物理學和天文學的研究。17歲那年,他獲得了自然科學的獎學金,順利入讀牛津大學。畢業后他轉到劍橋大學攻讀博士。不久他發現自己患上了會導致肌肉萎縮的盧伽雷病。由于醫生對此病束手無策,起初他打算放棄從事研究的理想,但后來病情惡化的速度減慢了,他便排除萬難,從挫折中站起來,勇敢地面對這次不幸,繼續醉心研究。
20世紀80年代,他開始研究量子宇宙論。這時他的行動已經出現問題,后來由于得了肺炎而接受穿氣管手術,使他從此再不能說話。最后他全身癱瘓,要靠電動輪椅代替雙腳,不但說話和寫字要靠電腦和語言合成器幫忙,連閱讀也要別人替他把每頁紙攤平在桌上。
從霍金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出他對生命與科學的熱愛,面對疾病的困擾,他并不退縮,而是不斷去挑戰各種困難,創造一個個傳奇。
在學習過程中,男孩們也應該獲得啟示,面對困難,要敢于嘗試,面對新鮮的事物要敢于挑戰,這樣才能成為一名真正的男子漢。
知識窗
霍金簡介
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2018年3月14日),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之一。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癥患者,全身癱瘓,不能發音。1979年至2009年任盧卡斯數學教授,是英國最崇高的教授職位。
霍金是當代最重要的廣義相對論和宇宙論學家,被稱為在世的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還被稱為“宇宙之王”。
為你支招
男孩們,面對挫折,我們該怎么做呢?是努力嘗試還是知難而退?
1.以頑強的毅力戰勝挫折,不斷前進
狼為什么會成為強者,那是因為它們有頑強的意志。而生活中的強者也是這樣的,面對困難,我們要學會憑仗自己的意志堅持我們的信念、運用我們的智慧。人的外在表現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內心深處的頑強品質和堅定的信念,這是戰勝任何困難和挫折的利器。
2.正確認識挫折,對癥下藥
在學習生活中,挫折雖然不可避免,但對于一個具有堅強毅力的人來說,它不僅僅是磨難,同時也是促使其健康成長的催化劑。它能造就強者、使人學會思考、磨練人的意志。因此,認真分析原因,采取恰當的解決辦法,對癥下藥,找到戰勝挫折的方法,在人們的學習成長過程中是十分有必要的。
3.不斷創新,尋求突破
面臨挫折,很多人可能會出現鉆牛角尖的情況,或許一蹶不振,或許在自己的思維里撞得頭破血流。這時,你不妨試著換個角度,尋求新穎的方式去克服挫折,也許你面臨的問題將會明朗許多。
4.自我疏導,增添勇氣
通常情況下,面臨不如意,我們的心情也會變得消極、負面,這時候就要學會自我疏導,也可以跟朋友、同學交流,將消極情緒轉化為積極情緒,增添戰勝挫折的勇氣。
上一篇:發散思維,讓創造力改變你的人生
下一篇:同理心:運用心理技巧,制造出惺惺相惜的心理磁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