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處深思,你滿意現在的生活狀態嗎
現代社會,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競爭的日趨激烈,經濟壓力逐漸增大,人們穿梭于鬧市之中,面臨生活中的許多危機,以至于無法平靜自己的內心,甚至有些人難以調適自己的內心而產生心理問題,長此以往的消極應對及負性情緒會使個體出現諸如焦慮、抑郁、神經衰弱、輕度躁狂等心理疾患,不但影響自己的生活、工作,也會對家人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對此,你不妨靜下心來反省一下你的生活方式,要知道,只有獨處的時候,我們才更接近自己的靈魂,從而幫助我們認識另外一個自己,這是信仰的開始,是省悟的開始。反省,給自己一個舒緩神經的機會,這樣,我們才能收拾好心情繼續上路。
哈佛大學校長來北京大學訪問時,講了一段自己的親身經歷:
有一年,這個校長心血來潮,準備過一段時間與眾不同的生活。于是,他向學校請了假,然后告訴家人,不要問我去什么地方,我每個星期都會給家里打電話報個平安。
接下來,他一個人帶著簡單的行李,去了美國南部的農村,開始了他所謂的與眾不同的生活——農村生活。他到農場去打工,去飯店刷盤子。在田里做工時,背著老板吸支煙,或和自己的工友偷偷說幾句話,都讓他有一種前所未有的愉悅。最有趣的是他在一家餐廳找到一份刷盤子的工作,干了4小時后,老板把他叫來,給他結賬。老板對他說:“可憐的老頭,你刷盤子太慢了,你被解雇了?!?/p>
三個月后,這個“可憐的老頭”重新回到哈佛,回到自己熟悉的工作環境后卻發現,一切原本熟悉的東西頓時變得新鮮起來,工作成為一種全新的享受。
可能對于這個哈佛校長來講,這三個月的經歷,簡直就像一個調皮的孩子制作的一次惡作劇,新鮮而有趣。自己原本揚揚自得,是大名鼎鼎的哈佛大學的校長,自己認為的博學與多才,在新的環境中一文不值。更重要的是,回到一種原始狀態以后,就如同兒童眼中的世界,也不自覺地清理心中積攢多年的“垃圾”。
那么,對于當下你的生活狀態,你是否滿意呢?你是否感到壓力太大或者緊張不安呢?如果是,不妨在獨處時做個自我反省吧。為此,你需要反省的問題是:
1.明確你到底想要什么樣的生活
我們只有明確自己想要的生活狀態,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樹立目標,才能為之努力。
心理學上有個神奇的贊美方法,使用這個贊美的方法非常簡單,你只要按照自己所期望的那樣去贊美孩子,孩子就會漸漸地接近你贊美他的樣子。當然,這個辦法不但適用于孩子,也同樣適用于成人。例如妻子對丈夫潛移默化的改造,也常常使用這種方法。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把這個思路轉移到對自我的激勵上,那么你不妨采取一個有趣的辦法督促自己,即從現在開始就像自己憧憬的那樣去生活。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假如你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受人敬仰的律師,那么從現在開始就可以嘗試著養成律師的生活和作息習慣,培養自己具備律師精明干練的風度。假如你想成為一名演員,那么你也可以從現在開始就培養自己的演員氣質。
當然,這里的預支生活,并不僅僅限于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也可以泛指生活的狀態。例如,你一直夢寐以求過精致的小資生活,但是經濟條件遠遠沒有達到小資的水平,其實你還是可以模仿小資生活的,因為小資是一種情調,并非必須有大量的金錢作為支撐。再如,你想成為單位里的業務骨干,那么你現在就可以讓自己像一個業務骨干,吃苦在前,享樂在后,而且有任何技術問題都刻苦鉆研,而不要等到真正成為業務骨干之后再去努力,否則就會遙遙無期。如此一來,當你真的像你想要成為的那樣去生活,你就提前進入未來的生活,從而也能夠更加接近自己的夢想。
2.有憧憬還不夠,還要為之付出努力
現實生活中,每個人對于生活都有不同的憧憬。例如,有些女性想要嫁給一個好老公,因而自己從不努力。其實,這樣的憧憬無疑是蒼白無力的。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把命運之舵交給他人掌管。我們唯有成為命運的主人,才能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任何時候,我們都要努力地為自己當家做主。對于無限渴望的生活,不如從現在開始就嘗試著實習吧。相信只要你堅持不懈,終有一天能夠到達理想的彼岸。
假如不能很好地認識自己,知道自己所真正追求的是什么,不知道人生的目標,那么,就很容易迷失自己。為了避免上述種種情況的發生,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正確地認識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都有自己擁有的而別人卻沒有的東西,都有屬于自己的幸福。只有這樣,才能以平靜的心態坦然地面對生活。
上一篇:獨處時培養一些高雅的情趣愛好
下一篇:用最真實的狀態來面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