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找借口,擔責讓你更帥氣
一個敢于擔當的人,總是能夠得到他人的尊重,也能夠得到上司和領導的賞識。在現代職場上,分工越來越明確,任何工作上的小小失誤都會找到相對應的責任人,但是也正因為往往采取團隊作戰的方式,所以我們也必然面臨責任的劃分問題。在責任界定不夠清楚的情況下,我們與其被動地推卸責任,招致上司的不滿,不如主動承擔責任,從而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不但幫助同事分擔了責任,也能因為有責任心有擔當得到領導的賞識,如此豈不是一舉兩得嗎?
從個人的角度來說,一個人要想獲得迅速的成長和長足的進步,更應該主動承擔責任。在承擔責任的過程中,我們對于自身的認識更加深入,對于責任的理解和定義也更加深刻,最重要的是還能夠提升和完善自我,從而使自己真正獲得成長。偏偏職場上大多數人都不愿意承擔責任,面對“從天而降”的責任,他們寧愿不停地抱怨,絞盡腦汁地尋找借口推脫,也不愿意承擔。可想而知,這樣的人在職場上必然得不到重用,還會因此失去上司的器重和賞識,可謂得不償失。
通常情況下,一個善于為他人著想的人,更能夠主動承擔責任。相對應的,一個人如果非常自私,只在乎自己的利益,也就必然會采取各種推諉的方式推卸責任。眾所周知,職場是以成敗論英雄的,成功無疑能夠給我們帶來榮耀和光環,也能使我們得到上司的認可和賞識;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失敗也同樣是公司對于職員的一次投資。舉例而言,對于一個職場新人,公司早就作好了新人會不斷犯錯的準備,而公司在招聘之初之所以愿意聘用新人,也正是因為作好了承受損失,付出代價,幫助新人逐漸成長的準備。可以說,每家公司擁有的經驗豐富、能夠獨當一面的老職員,都是公司不斷栽培起來的。從這個角度而言,我們因為責任心而承擔責任,恰恰是公司領導寧愿承受損失也愿意看到的,因為他們更在乎的是職員的迅速成長。為此,我們必須告誡職場上的朋友們,再也不要因為不想承擔責任而一味推諉了,當你勇敢地承擔責任后,你會發現反而得到了上司的認可和賞識,甚至職業生涯也由此變得一片光明。
作為一起進入公司的新人,趙凱和陳佩的起點相差無幾。他們畢業于同一所學校,而且都沒有工作經驗。也因為是應屆大學畢業生,他們在找工作之初頗費周折,因為很多公司都不想投入太多培養新人,而更傾向于聘用有經驗的員工。只有這家公司,給予了他們這兩個初出茅廬的大學生寶貴的機會,招聘主管還說:“希望你們能和公司一起成長,最終成為真正的人才!”
很快,三個月的試用期就過去了,趙凱和陳佩因為勤奮踏實,努力肯干,都得以繼續留在公司。然而,半年之后,他們倆一起負責的項目出了大問題,給公司造成了嚴重損失。為此,上司狠狠地批評了他們,并且讓他們分別寫一篇檢討,還說有可能讓他們也分攤一定的經濟損失,作為對他們的警告。聽到上司說得這么嚴重,趙凱和陳佩都很愧疚,因此當即開始寫檢討,很快,趙凱的檢討就交上去了。在檢討里,趙凱非但沒有反思自身的原因,反而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了陳佩身上,因而他的檢討書看起來更像是推卸責任、為自己辯解的告白,讓上司很不滿意。直到幾天之后,陳佩才交上了自己的檢討書。在這篇長達五千字的檢討書里,上司看到了陳佩對于項目失敗的深刻反思,而且看到陳佩如今已經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并找出了導致項目失敗的諸多原因。最可貴的是,陳佩把所有責任都主動承擔下來,這讓上司對陳佩刮目相看。從此之后,上司有了重要的項目依然會交給陳佩,同時漸漸冰凍了趙凱。很快,陳佩就因為在工作上飛速的進步和出色表現,得到了提拔和晉升。趙凱呢,似乎也感受到上司對他冷淡的態度以及被冰封的工作狀態,最終選擇了辭職。
原本,趙凱和陳佩都能夠得到上司的重用,最終,卻因為對待責任的態度不同,他們有了截然不同的職業命運。任何上司都不會喜歡一個推卸責任的人,因為一個人如果在犯錯之后只知道推卸責任,就無法靜下心來思考自己在失敗中的得失,也就無所謂取得進步。相反,假如人人都能像陳佩一樣深刻剖析自己在工作中的表現,那么上司完全有理由相信他通過一次失敗,獲得了長足的進步,也絕不會在未來的工作中再犯同樣的錯誤。如此一來,他又怎能不進步神速呢?
一個人在呱呱墜地時,沒有任何生活的經驗。即便學習簡單的走路,小小的嬰兒也需要不斷地努力,在經歷無數次摔倒之后才能踉蹌前行,更何況是成人面對越來越沉重和復雜的人生呢?我們要做的不是知難而退,也非繞道而行,而是不斷地在人生路上勇敢地嘗試。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堅持從失敗中汲取經驗和教訓,更加快速地提升自我。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當失敗已經產生,一味地抱怨不但毫無用處,反而會貽誤彌補錯誤的寶貴時間。我們唯有養成從自身出發尋找問題根源的好習慣,才能最大限度促進自身發展。記住,沒有人會對一個勇于承擔錯誤的人感到不滿,與其因為推卸責任招致他人不滿,不如勇敢承擔責任得到他人的刮目相看和欣賞器重,這樣我們的人生之路才會更加平坦。
上一篇:鞋子合不合適,只有自己才知道
下一篇:不斷歸零,滿足是成功的絆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