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失心太重的話,人們就會對現狀產生諸多不滿。因為過于關注自身的得失,就會不自覺地與身邊的人攀比,甚至總覺得別人比自己幸福,繼而產生嫉妒之心。我們更應該了解的是,嫉妒心其實與金錢和地位無關,即使你擁有了一切,只要嫉妒還在,你就永遠不能安心。并且,往往越是在別人看來成功的人,得失心和嫉妒心越重。
從前,有一個國王,他權傾天下,擁有了一切世人想要得到的東西,然而他卻很郁悶,“看那些天上的神仙整天衣食無憂,可以四處云游,真叫人嫉妒!我卻得日理萬機,這樣的生活真是太辛苦了!”
苦悶之余,國王走到御花園里散心,讓他感到奇怪的是,花園里花和樹都枯萎了。
“你昨天不是還好好的嗎?今天怎么就枯萎了?”國王對橡樹說。
“我沒有松樹那么高,于是我一直不停地往上提升自己,結果我的根脫離了土壤……”橡樹有氣無力地說。
“可是,松樹,你又為什么也無精打采的呢?”國王好奇地問松樹。
“我不能結和葡萄一樣的果子,為此終日難過!”國王聽了感到很詫異。
他更加詫異地問葡萄:“連松樹都羨慕你,你怎么也氣息奄奄了呢?”
“您看,我一直不停地拼命生長,可還是不能開出郁金香那樣美麗的花……恐怕我就要抑郁而死了……”
這時,國王發現自己的腳旁邊生長著一棵茂盛的小草。
國王好奇地問:“別的植物都枯萎了,只有你還在茁壯地生長,這是為什么?”
“因為我只是一棵小草,所以只需要安心地做一棵草就好了。”
這則寓言故事告訴我們,得失心太重就會產生嫉妒心,而嫉妒之心會讓旺盛的精力日漸枯萎。其實,只要放下得失心,安心于享受自己的生活樂趣,即使自己是默默無聞的,也可以生活得很快樂。
嫉妒別人的人一定會有這樣的體會:別人為什么總是比自己幸福?通常情況下,我們已經生活得不錯了,但卻抱怨自己不是最成功的那個人,總有一些人比自己生活得更好,并且自己總也不能接受這一事實。于是,嫉妒便開始了,然而嫉妒并沒有讓我們把別人比下去,這樣仇恨又產生了,極大的敵視和報復心理讓人變得不再理智,然而報復的結果通常都不會如我們所愿,我們因此失去了自己最寶貴的東西——快樂,即使報復真的成功了,我們也并不會如想象中那樣感到滿足。嫉妒除了讓我們痛苦,并且付出巨大代價之外,沒有任何好處。
這正好印證了那句老話,“如果你僅僅想獲得幸福,那很容易就會實現;但是,如果你希望比別人更幸福,那將永遠難以實現。”這句話意在表明,嫉妒除了會讓人痛苦外什么優點都沒有。
對自身得失看得太重,就會產生嫉妒別人的情緒。嫉妒是一種使人感到痛苦的感情,進而使人變得心胸狹隘,使人陷入患得患失、疑神疑鬼、怨恨別人的負面情緒之中難以自拔。
一只蝸牛對一只青蛙頗有成見,見面時總是不理不睬的,這讓青蛙覺得很難受。
有一天,忍耐許久的青蛙決定問個究竟:“蝸牛先生,我是不是有什么地方得罪了你,所以你才這么討厭我。”
看到青蛙的態度如此坦誠,蝸牛嘆道:“你有四條腿可以跳來跳去,我卻只能背著沉重的殼,貼在地上爬行,心里不是滋味兒啊!”
然而,青蛙卻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你只是看見了我們的快樂,卻沒有看見我們痛苦的樣子。”
“你們也有痛苦?”蝸牛對青蛙的話表示懷疑。就在這時,一只兇猛的老鷹突然襲來,蝸牛迅速地躲進殼里,青蛙卻被一口吃掉了。
嫉妒別人只能帶給我們更多的痛苦,相反,若去想想自己所擁有的,將會帶給我們更多的感恩及幸福。俗話說得好,“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也不可避免地有自己的劣勢,如果硬要拿自己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相比,那是自討苦吃,自找煩惱。普通員工不必嫉妒總裁的高官顯位,因為總裁也會羨慕普通員工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普通員工下班之后便可休息,而總裁卻需要每天24小時隨時待命;小演員不必嫉妒大明星的風光無限,因為你能夠輕松逛街、談戀愛,他們卻不能。正如一句老話所說的那樣:“上帝使你失去一件東西的時候,必然會讓你得到另一件東西。”
有個人飼養著山羊和驢子。主人總是給驢子喂充足的飼料,嫉妒心很重的山羊便對驢子說:“你一會兒要推磨,一會兒又要馱沉重的貨物,十分辛苦。你不如裝病,摔倒在地上,便可以得到休息。”
驢子聽從了山羊的勸告,摔得遍體鱗傷。主人請來獸醫,為它治療。獸醫說要將山羊的心肺熬湯作藥給它喝,才可以治好。
于是,主人馬上殺掉了山羊為驢子治病。
因為嫉妒而出賣、陷害他人,向來為人所恨,而出賣親友的人更是不會得到好下場。
嫉妒的想法都是以別人擁有我們所沒有的某樣東西為基礎的,這種想法會使我們和別人不一樣,讓我們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所沒有的東西上,進而使自己過得很不快樂。
因此,如果我們想讓自己的生活變得快樂,就不能給嫉妒留下生存的空間。放下得失心,不再把自己的短處拿來和別人的長處比較,不再去關注別人擁有自己所沒有的東西,把視線從別人身上轉移到自己身上,試著改變自己,并學會愛上自己,這樣嫉妒的心理就無處容身了。
上一篇:放下得失心,讓貪婪無處躲藏
下一篇:放下得失心,大不了從頭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