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安·薩默爾森——經濟學界的最后一個通才
保羅·安·薩默爾森簡介
諾貝爾得獎者小簡介
姓名:保羅·安·薩默爾森(Paul A Samuelson)
出生年代:1915年-
職稱:經濟學家
國家:美國
個人情況:當代美國著名經濟學家,新古典綜合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發展了數理和動態經濟理論,將經濟科學提高到新的水平。他對提高經濟科學一般分析方法的水平的貢獻,超過任何其他當代經濟學家。薩默爾森是當今世界經濟學界的巨匠之一,他研究的內容十分廣泛,涉及經濟學的各個領域,被稱為經濟的最后一個通才。
薩默爾森成功的故事——追求
永遠要回頭看。你可能會由過去的經驗學到東西。弗蘭科·莫迪利安尼們所作的預測,通常并不如自己記憶中的那樣正確,二者的差異值得探究。
——保羅·安·薩默爾森
人的一生很短暫,在這一生中一定要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目標,然后向著這個目標在人生的道路上奔跑,這樣的人生才有意義!人生是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盡管它有山崖阻礙,有旋渦回流,它終歸要向前流淌。
薩默爾森在經濟學上的成就可謂登峰造極,他的著作包括諸多領域,人稱經濟學界最后一位通才。但薩默爾森卻自嘲自己一輩子都待遇偏高而工作量偏低。而事實上,他的朋友說他整天都在工作,周末和假日也不例外,甚至連半夜做夢時也經常不忘工作。
不錯,年輕時的薩默爾森分外刻苦,總是行色匆匆。少年得志的薩默爾森馬不停蹄地涉獵各個領域,在他看來,學者是為自尊——也就是學者們自己所一致看重的事物而工作。不僅僅是為了超越同僚,更重要的在于探索經濟現象背后的奧秘。客觀的真理遠在彼方,縱然千辛萬苦,也要設法了解,去追求。
正是因為薩默爾森的這種對事情的不懈追求和勤于思考的性格,促使他在1945年,經濟學者們預測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會出現大量失業的情形之后,薩默爾森雖然并沒有參與這份錯的離譜的官方報告,但是在《新共和》(NewRepublic)泛黃的檔案中,薩默爾森在預測上同樣犯了嚴重低估的錯誤。而像史利特以及一些凱恩斯學派與非凱恩斯學派的一些學者,都看到了經濟復蘇的前景。薩默爾森把這件事看作自己最嚴重的錯誤,并深深自責,他的薩默爾森法則是:“永遠要回頭看。你可能會由過去的經驗學到東西。”他認為弗蘭科·莫迪利安尼們所作的預測,通常并不如自己記憶中的那樣正確,二者的差異值得探究。正是這種嚴謹治學的追求態度使得薩默爾森不斷體會到殘酷的事實和超越的快感,不斷體味科學尚未完成的任務,瑞典皇家科學院將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薩默爾森。
但對于自己所得的這些成就,薩默爾森從來未滿足過。“是的,生命中能帶來純粹樂趣的事少之又少,這件事倒真是如此。”薩默爾森這樣評價諾貝爾經濟學獎對他的意義所在。
瑞典皇家科學院將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薩默爾森時,對他的評語是:他發展了數理和動態經濟理論,將經濟科學提高到新的水平,他的研究涉及經濟學的全部領域。稱他為經濟學界的通才一點也不為過。
教育啟迪
正是薩默爾森對經濟學的追求,才會在經濟學的各個領域有突出的貢獻。只要有夢想,只要努力追求,就感覺自己很有希望,就有前進的動力!
“活著不能與草木同腐,不能醉生夢死,枉度人生,要有所作為。”方志敏烈士告訴我們,生活不能沒有追求,應當健康地追求,發自內心地追求,這樣才能有好的成果回報自己。如果我們有著崇高美好的追求,就不會稍遇挫折就嘆息彷徨、惆悵無限。人的一生只有樹立崇高的理想,才能譜寫出美麗動人的樂章。
所以,人活著必須要有追求,如果沒有追求,沒有理想,沒有目標,將會迷失自己。愿我們每個人都擁有孜孜以求的人生。
上一篇:保羅·勞特布爾——核磁共振成像技術的貢獻者
下一篇:克里斯蒂安·艾克曼——腳氣病治療方法的發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