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女神”烏蘭諾娃
烏蘭諾娃出生在俄國彼得堡一個芭蕾世家,母親羅曼諾娃是一位芭蕾演員,父親烏蘭諾夫是芭蕾導演和舞臺監督。
但她母親后來發現,烏蘭諾娃在童年表現出了一些與眾不同的特質,她的動作輕松靈巧,對一切美的事物特別敏感,對音樂尤其偏愛,上了舞蹈學校。
1926年的一天,烏蘭諾娃的母親去觀賞學生演出的《護身符》,由一群女生扮演的一群“星火”在滿臺飛舞,其中有一個女孩的造型特別吸引人,表演很有激情。她突然發現,原來這就是她的女兒。母親發現了女兒具有的非凡潛能。
烏蘭諾娃很快轉到瓦岡諾娃的班上,向俄國最杰出的女子芭蕾教育家學習。她的體質很弱,幾乎所有的常見病都得過。瓦岡諾娃也感覺到了她的體質柔弱,她幫助烏蘭諾娃平衡發展整個形體的造型,使她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
烏蘭諾娃本人的專業條件并不理想,她生來肩過于寬脖子稍短,有輕微的駝背,軟度也欠佳,但是她以驚人的毅力和艱巨的勞動彌補了這些缺陷,她重點加強了胸腰中段的練習,使自己的舞姿不用把后腿抬得很高就能形成弧度很長很彎的流線。
周圍的女孩由于條件較好,時常逃課外出游玩,而她每天堅持練功,一定要使自己的形體完美,舞技精湛。1928年18歲的烏蘭諾娃在基洛夫劇院舉行了畢業演出,一顆璀璨的新星從此在芭蕾舞壇上冉冉升起。
畢業后,基洛夫劇院吸收烏蘭諾娃為獨舞演員,她的舞技漸精,聲譽日隆。但她沒有陶醉在一片贊揚聲中,依舊刻苦練功,潛心鉆研。當時,圍繞芭蕾的發展道路問題曾有過一場激烈的爭論,有人傾向于否定古典芭蕾。
作為學院派的高材生,烏蘭諾娃對此有自己的見解。在藝術上,她既尊重古典芭蕾的語言,又不斷探索,尋求新的表現方法。她剔除了古典舞蹈程式化的糟粕,最大限度地發揮其美學價值,著力表現主人公復雜的心理活動。
尤其是在《天鵝湖》中飾演的奧杰塔,烏蘭諾娃似乎給劇中的“白天鵝”注入了靈魂,將其活生生地展現在觀眾面前,每一個動作都是來自內心活動,充滿了詩的涵義。她的表演藝術在三四年代蘇聯的芭蕾舞壇起了主導作用,被稱作“烏蘭諾娃的芭蕾”。
1944年,烏蘭諾娃被調到莫斯科大劇院擔任獨舞,紅極一時,但她依然非常謙虛,絲毫沒有大明星的架子,在排練中,她對每個動作都精雕細琢,累得練功衣都濕透了也不休息,直到動作做成為止。
有一次,在合樂排練,指揮想使烏蘭諾娃跳得輕松一些,將樂隊的伴奏稍稍放慢了點。她馬上提出:“為什么要放慢速度?請按照樂譜演奏。”
有一年的春天,舞劇編導告訴烏蘭諾娃,將要排練舞劇《灰姑娘》。她聽到后高興極了,她一直希望扮演這個新的角色。可后來編導又通知說,領導決定讓另一名演員飾演女主角,由烏蘭諾娃擔任替補。
這時的烏蘭諾娃不但十分冷靜地接受了這個決定,而且依舊盡最大努力琢磨和設計自己的角色。在合樂排練時,人們看到她表演的灰姑娘是那么引人入勝!
烏蘭諾娃不僅是個好演員,而且為芭蕾藝術的后繼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她很早就開始在演出之余兼任導演和教員,離開舞臺后,更是全身心地培養學生。
烏蘭諾娃視學生為“第二生命”,既嚴格要求又循循善誘,為蘇聯培養了一大批燦爛的芭蕾新星。她不僅為本國演員執教,還經常幫助外國演員排練,她的學生中還有德、法、瑞典等許多國家的芭蕾演員。
鑒于她對芭蕾藝術的杰出貢獻,蘇聯曾多次為她頒發斯大林獎金和列寧勛章,兩次授予她社會主義勞動英雄稱號。一些國家的舞蹈博物館甚至專門樹立了她扮演的天鵝奧杰塔的塑像。
烏蘭諾娃是一位天才的芭蕾舞演員。她把一生無私的獻給了芭蕾舞事業。她18歲第一次主演《天鵝湖》。以后又主演了《胡桃夾子》《睡美人》《吉賽爾》《巴赫奇薩拉伊的噴泉》《羅密歐與朱麗葉》等。
烏蘭諾娃的演技受到世界許多國家專家的高度贊揚,享有很高的國際聲譽。1956年以她為主角的莫斯科大劇院在倫敦首場公演的《羅密歐與朱麗葉》通過銀幕向全世界播放后,轟動了全球。這是她藝術生涯中的里程碑,也是由于這個角色演出的成功,獲得了全球榮譽。
上一篇:“新疆第一舞人”康巴爾汗
下一篇:一定要為國人爭光